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2

♂』东南亚缅甸

曼德勒航空公司每周六的最后一班航机是下午十三时。【愛↑去△小↓說△網

他也很守时,至少在某一方面无比守信。他提着一个黑色的爱华士牌旅行包,戴着一只万宝龙枪框眼镜。暖色调的商务休闲装使他看起来随和不失随性,就像温尔雅的诗人。他的眼窝下沉,内眼角处没有皱褶,高高的两道眉骨之间显得距离很短,灰色的眼神中蕴含着谈谈地伤感。他的鼻梁比本地人高挺,服帖帖的架设着镜框。他拥有一张像是人工塑造而出的立体面貌,再配上一米七六的中等身高,他的形象堪称完美。他就像众多女孩爱慕的对象。事实上,如果他愿意,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俘获女孩的芳心并且无需承担心理上的愧疚。

他在通过安检时用的名字是格丹威,他的学生会喊他‘吴丹威’教授,有时图方便就称他为‘教授’。他有时会想,在缅甸这个国度,就连称呼也是一门深厚的学问。后来,他从同校的历史老师了解到,缅甸人生来有名无姓,他们通常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个冠词,这个冠词代表的意义很繁杂,也许是性别或者是年龄,也许是身份亦是地位,有甚者会把工作单位或职业名称挂上。他们在少年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会挂上‘貌’以示谦虚、敬意。在青年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会挂上‘哥’。等成年后拥有了身份与地位,他们会在自己的名字前挂上‘吴’。反之亦然,如果看到一位年长有身份的人向你打听问路,一定不要喊他‘哥’或者‘貌’。否则,他们会用嗤之以鼻的方式对待你。

现在正值旅游旺季,蜂拥而至的游客密密麻麻的充斥在仅一米宽,三十五米长的揽客区域,他们对缅甸的公共交通已经开始抱怨了。吴丹威教授出得安检口后,走过必经的游客通道,转弯下到地下二层就是出租车待客区。有辆老式桑塔纳牌出租车裹着一身橘黄恰逢其时的停在了跟前。他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吴丹威’教授拒绝与人合乘出租车,他的理由是‘洁癖’。而本地人很珍惜公共资源,他们一有机会就绝不浪费。出租车司机转过身乐施好善的说着本地语言。“如果可以,我会选择多渡一个人”。

‘吴丹威’教授点了点头,表示很认可出租车司机的仁善与胸怀。司机的身上有浓重的本地特色,被熏陶着学习了最基本的佛法授受。教授不仅想到这个城市的化背景。它背靠曼德勒山脉故名为曼德勒市。曼德勒市是朝圣者的天堂,马哈木尼佛塔建筑群被认为是神迹的遗址。慕名而来的游客来到这里后,会发现整个曼德勒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型佛塔,这里大大小小的庙宇多不胜数,有些寺僧披着存心用污泥渍污的青袍穿街走巷度化着自己,有的静如处子席地盘腿吟诵着大小乘佛经。淳朴的普通当地人从出生开始便接受宗教化悟化,他们注重修性,与世无争。这是潜移默化的传承与信仰。它俨然就是一座由浓厚的佛教化而生的宗教都市。教授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这是奴性的建立不可或缺的化灌输。

‘吴丹威’教授也只限于精神上的认可,他绝对不会因此而破坏自己的职业守则。【愛↑去△小↓說△網他从上衣口袋迅速拿出一张面值二千的缅元。“我知道礼佛会用到很多钱,快带我到曼德勒外国语学校”。他说的也是缅语,很熟练却有些异样,他的每句话的结尾处都会习惯性地出现一段语气助音。那代表了他真正的国籍,是他与生俱来就会说的母语。

出租车司机举起二千额度的纸币查看了一番,他没有再向教授传输‘我为人人’的无私分享地精神,他打开桑塔纳汽车的前照灯,谨慎地驾驶起来,人来人往的路上不适合把速度提高,汽车开的非常缓慢。

朦胧的夜色像一面镜像,它反射着时间节点上的曼德勒古城。教授扶正万宝龙眼镜,存在了几个世纪的建筑风貌及宗教印记映上了他的镜片,现代化的镜片上尽显这座古城的沧桑和陈旧。不可否认,避世修性的宗教都市曼德勒同时也承受着多边武装力量的侵扰。教授自认为对这个国家的历史非常了解,有时他会想,也许他可以偿试担任历史系教授。他对这个国家的历史以及现在持有两个观点。执迷不悟地宗教信仰,连年不断的军事战争。

一个小时后,橘黄色的桑塔纳出租车停在了城西1号街中心地带。教授选择距目的地还有一公里远的伊洛瓦底江所在1号街的观景台提前下车,他提着沉淀淀的黑色旅行包向四周张望了几次。二十分钟前的路上,出租车碰上了成群结队的礼佛队伍只能停车避让。因此,导致他在路程中浪费了将近十分钟。他选择在距曼德勒外国语大学一公里远的地方下车完全是出于堵车浪费掉的这仅仅十分钟。他认为,十分钟的时间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其中之一,就是自己被杀害。

教授显得不费丝毫力气就提起了夯实地行李包,他沿着像是从天边宛然而来的伊洛瓦底江继续向前行进。全高二百三十米的曼德勒山立即映入眼帘,他仰望着曼德勒山山顶,最高处有个模糊不清的亮点。那是一座由四根方形的斗拱相连的石柱建起的印度教神庙,光滑的方形柱上用玻璃镶嵌成棱形的图案回廊贯通,在早晨的阳光折射下夺目耀眼,晶莹剔透。有一次,教授为了一探璀璨琉璃的反射点,特意在傍晚的空余时间衬着余辉向着曼德勒山山顶爬去。

只需半个小就来到了山顶,这里早已汇聚了一群当地人和佛教徒,还有几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小喇嘛。他看着当地人在印度教的神物-金环眼睛蛇的造型前,虔诚的礼拜,他们的嘴中念念有词,声音却很轻,他们乞求的不多,不是财运就是平安。站定的教授回过神来,他端详着庙宇的构造与工艺技术,心中不仅连连赞叹造物者的巧夺天工之技,他揣测这位造物者肯定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巨匠。

趁着晚霞辐射出的波浪,他又向曼德勒山下俯视,整个曼德勒城和碧绿的伊洛瓦底江尽收眼底。城内正中央座落着一座恢宏的建筑群,它由八十九个金碧辉煌地大殿堂组成,那是举世闻名的曼德勒大皇宫。它曾经在二战时的火灾中毁于一旦,于1989年恢复重建,遂在七年后重新面世。现在,这里属于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机构的管制区。他偏着头,看向左侧,城南处灯火通明的‘之’字形柚木大桥跃入视线,这支桥跨越陶塔曼湖,其精心设计的‘之’字布局使它可以减缓雨季大水的强力冲击。桥梁自始至今一直是军事要塞,教授很清楚,这支桥由另人胆战心惊的全国民主力量军事部控制着。

他的右手边是矗立在半空中马哈木尼塔,它是城北的地标性建筑,寺内的释迦牟尼佛像高约公尺,全身贴满了金箔,供虔诚的善男信女以及世界各处的游客前来潮拜。教授想起两年前的一次较大的军事冲突,民族团结组织与民盟由于对地域划分发生争执,他们的解决办法很极端,双方斥诸暴力,暗杀,爆炸等手段企图抵消对方的侵占。随后,争执逐渐升级成了军事储备的比拼。那两年,街巷间的枪声和爆炸声时断时续,城北区像是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战火中。可是,战火阻止了不当地人的信仰,他们按部就班,每天依然坚守着礼佛。他们的内心是平静的。

持续了两年的拉锯战,双方最后已经精疲力竭。他们的子弹越来越少,大笔的资金耗费付诸东流。这时,缅甸联邦议法院出面遏制了双方的争斗,议法院支持城北地区管制权归纳到全国民主力量军事部。在议法院面前,民族团结组织与民盟只好忍声吞气,他们的子弹打空了,也失去了经济支缓。他们只能蓄势待发,等候合适的理由与时机。

教授在五年前选择定居曼德勒。他不惧怕战争,对宗教也不反感。他接受曼德勒的战火与信仰就像曼德勒与此同时接受了他不可告人的使命。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