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说说教育问题。”
赵载提起教育,人变得很严肃。
道:“辽东开省也有好几年时间,但我辽东士子的科举成绩很是不好。嘉靖五年、嘉靖八年的会试当中,没有一个辽东士子中进士。这个情况必须要改变。”
“赵总制,这个情况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改变。”
辽东学政黄宗明直接回了赵载一句。
虽然赵载是蓟辽总督,但黄宗明可一点都不怕他。赵载是陈九畴一手提拔的,陈九畴是当年杨廷和麾下大臣。而黄宗明是王学门人。
大礼仪之争的时候,王学门人纷纷跳出来支持皇帝。
不管是和王阳明关系好的官员,还是王阳明的学生都是如此。他们当时支持皇帝,矛头直指王阳明的政敌杨廷和。像席、方献夫、黄绾、黄宗明,他们都是在大礼仪之争崭露头角的。
之前除了席之外,其他王学门人都是小官。
但正是凭借着大礼仪之争,他们迅速升官。本来他们的打算是,联合王瓒、王宪等支持皇帝的帝党,把杨廷和他们扳倒。然后支持王阳明入朝。
可惜结果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朱厚熜虽然掀起了大礼仪之争,但却是很有尺度,把纷争局限在了一定范围之内。而且迅速解决此事,稳定了朝局。也没有跟王学门人希望的那样,赶走杨廷和,让王阳明入京。
反而依旧是倚重杨廷和,拒绝王阳明入朝。
杨廷和致仕之后,内阁首辅选择了费宏。朝廷当中杨廷和当初提拔的官员依旧占据很重要的位
置。反而是王阳明始终未能入京,最后更是英年早逝。
而大礼仪之争时候的盟友王瓒他们,自己升官之后,立马和王学门人划清界限。王瓒他们虽然大礼仪之争联合王学门人,但胜利之后,他们并不愿意王阳明入朝分权。所以不仅没有支持王阳明,反而是转头和杨廷和他们联合压制王阳明。说白了都是利益。
这导致王学门人虽然升官,但基本上都在地方。
没能够进入朝廷核心部门。
这让他们很是不满。
当然不满归不满,他们平时还挺骄傲。毕竟他们当初是大礼仪之争的功臣,为皇帝立下了功劳。因此黄宗明虽然只是辽东学政,但丝毫不把一直在陕西当官的赵载放在眼里。
很不客气的道:“赵总制应该是不了解辽东的情况,所以才会有如此之言。辽东刚刚开省不久,之前辽东军户多于民户。且要防备朵颜三卫和建州三卫,教化本来就差。后来辽东开省,迁移来的大部分都是流民和贱民,大都是目不识丁。赵总制难道还指望这些人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能够参加科举不成?辽东先天不足,就不要想着科举大省的梦。以辽东的情况,每一次的会试当中要有三四个人中进士,那都不是五年、十年可以的。如果运气好了,五年、十年加起来能出来一两个进士就不错了。”
赵载皱眉。
其他辽东官员也都是皱眉。
黄宗明这是明晃晃的给赵载难堪。就算赵载说的有什么问题,赵载毕竟是蓟辽总督,而且来辽东时间不长。今天又是赵载第一次和辽东官大佬见面,这么让他下不来台,怎么都不是作为下属应该
做的。
就连聂豹都是如此。
聂豹和黄宗明都是王学门人,但黄宗明说话太刻薄,聂豹心中都有所不满。聂豹是王学江右学派,本来就对于黄宗明这些浙中学派不满。
对于黄绾、黄宗明两个浙江出来的王学门人不是很喜欢。
比起能力,张扬过甚。喜欢侃侃而谈,胸中却无一策。
黄宗明发现了其他人的不满,但他完全不在意。在黄宗明看来,明明看到赵载有问题,还和稀泥的才是有问题的官员。赵载既然错了,当然要直接说出来。
赵载让自己冷静一下。
虽然心中很生气,但赵载却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要保持风度。
因此露出笑容道:“黄学政说的有道理,看来是本官想的太简单了。不过辽东学子短时间之内中进士的可能性不高,那我们可以做另外的事情。万司长,我辽东能够动用的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