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缊瞄了眼张虞,问道:“你是?”
“仆乃张虞,张济安。年初之时,多谢府君信,仆方能至长公门下治学。”张虞说道。
“哦!”
郭缊语气不见变化,说道:“你既为当事之人,可在此细明经过。”
“诺!”
张虞神情淡然,不卑不亢说道:“府君,叱干部伏杀仆与商队实因内有隐情。我随长公游学时,祁县温劭与我交恶,我无意与之结怨,故处处退让。”
“然温劭不念同学之情,知我将归乡,特命人买通叱干部,令其半道伏击。若非仆舍商队财货,搅乱胡人阵形,恐已难见府君尊颜。”
“以张氏与叱干之仇怨,加之温劭所许之钱粮,今张氏不灭叱干,二族将永无宁消之日。故非我张氏有心坏互市之事,实因叱干屡犯边境,我张氏为自保,不得不除!”
听着张虞有理有据的言语,郭缊神情微微放松,说道:“叱干部屡犯边境,我素有耳闻,仅是未料张氏与叱干部之间,竟有这般隐情。”
郭缊坐回榻上,问道:“济安言温劭出资诱叱干伏杀,不知可有证据?”
“有!”
张虞斩钉截铁道:“温劭身侧士人李普,其曾随温劭游学于大麓山。那日射杀叱干普达时,仆将其擒获。”
“此乃李普证词,请府君查验!”
说着,张虞从怀里掏出巾帛,趋步而进,双手奉于郭缊。
郭缊神情微变,伸手取下巾帛,浏览上下内容,遂陷入了沉默当中。
“这件事可有其他人知道?”郭缊问道。
“此事牵连不小,仆不敢随意上报!”张虞说道。
郭缊巾帛搁在案几上,问道:“欲如何了结此事?”
张虞脸色恭敬之色不变,说道:“仆受府君引荐之恩,今不敢乱作决断,愿听府君吩咐。”
“好!”
闻言,郭缊不禁打量张虞,笑道:“小子能识大局,真不愧为伯卓之子!”
“伯卓倒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多谢府君夸奖。”
张虞在处理温劭这件事上的行为,让郭缊对其非常满意。
张虞之所以将问题交于郭缊决定,而是这件事实在不好操作。温劭背后是祁县温氏,而温氏又与郭缊的阳曲郭氏的关系甚是亲密。
如果将罪证交于郭缊,执着于审判温劭,反而会让郭缊难办。不站张氏这边,伤了手下人的心,也违背了律法;站张氏这边,将会让郭缊与温氏产生矛盾。
问题交由郭缊解决,不仅让郭缊掌握了事态的主导权,还可以体现出张氏拥护郭缊的态度。郭缊按下这件事,则让温氏欠郭缊一个人情,而郭缊变向欠张氏人情。
张氏灭叱干部的问题,实际随着温劭被牵扯入局,已不是关键所在,张氏更不用为灭叱干部负责,而是要由温氏出面解决。
至于为何不用负责,其原因不难理解。
若州郡责问张氏出兵覆灭叱干部,那么温劭买凶杀人的事件将无法被遮掩,温劭的罪责将会暴露在汉胡之间,而张氏更是以受害者形象出面。
若温氏包庇温劭的罪责,那么叱干部产生的外交问题需要由他们解决,否则张氏就会把温劭的罪责抖搂出来。为了避免温劭被问责,温氏大概率会出面为帮张氏摆平外交问题。
张虞的神情在火光的照耀下阴晴不明,透露着与年纪并不相符的狡黠与心机。
斟酌半响,郭缊问道:“不知济安可有他求?”
“温劭心胸狭隘,仆恐受其害。恳请府君,看能否让其离乡,以免再生纠纷之事。”张虞说道。
“可行!”
郭缊颔首而笑,说道:“伯卓可与济安先行归坞,静候本君消息。”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