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中秋夜(五)
秦淮楼,自晋初便闻名江左。而让它名声大噪的不是什么绝色花魁,而是一代名相谢安。
其时王谢秉政,朝中一旦官职出缺基本却经由王谢二人举荐,有志向又自诩名士一般却会在秦淮楼清议朝政来提高声望。但说到底,就是想被王谢二人赏识。
尤其成功案例还真不少,更让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一条晋身之路。使得它更像当时的人才市场,让人趋之若鹜。
郭鸣仁是第一次踏足此楼,入目之处尽皆美轮美奂,亭台楼阁彩灯高挂互为辉映。他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个个衣香鬓影笑意盈盈,花园中央的水池旁,两个女子正如花间蝴蝶般翩翩起舞。
入得大厅,他更不自禁的低低的“哇~”了一声。飞阁流丹雕栏玉砌,一群花枝招展的舞姬厅中央处起舞。乐声悠扬间,人们推杯换盏,尽情地享受。
郭鸣仁在心中暗叹:格调就是不一样,不然怎会公认秦淮第一呢!?单单宾客的素质就不一样,别管人家装没装,反正人人都端端正正的。
谢廷丰两兄弟当先引路从侧面的楼梯上了二楼,一群人进了雅间。这雅间地方不算宽敞,勉强挤下这一行青年男女。没办法,好的地儿都满了,而且都是在坐的叔叔伯伯。
郭鸣仁进门时就看见了自家的侍卫,想必郭德江郭老爷也在此应酬。
不多久,酒菜上桌,喝过两杯后几人又谈起过段时间庐陵公是否参加清谈大会。
近段时间以来,庐陵公谢阳伯的名字经常传入郭鸣仁耳里。无他,谢家两兄弟无论啥场合都提两嘴。在家里,郭德江提过,郭夫人提过,郭姐姐也提过。
郭老爷郭夫人提的差不多是一回事,都是佩服庐陵公的学识人品。郭鸣仁多口问了他们是否见过本人,两夫妻口径也一样,听父辈说的。
郭姐姐提的却是八卦传闻。
据闻常平出生时有异象,到郡主百日时,太后寻来庐陵公替郡主看过面相卜了一卦。结果庐陵公当即拜倒口称大利,但大利什么却未传出。反正这事后来传得玄乎其玄,郡主也备受皇帝太后宠爱。
郭鸣仁也当听个笑话,他依然推崇科学发展观。
“话说,庐陵公到底会不会出席清谈大会?”封凌志问道。
“这还真说不准,尽管拜帖请帖天天送来,他老人家从没明确答应过,也没见过外人。”谢瑞粦回答,其实他也不明白伯公心思,因为像他们这些小辈近段时间也只见过他老人家两面。
“那你们谢家会办个一个清谈会吗?”
“家里根本没讨论过这问题。”
“嘿,前些时间还有些跳梁小丑不知天高地厚,声称要谢家难看,现在哪儿去了?哦,听说被歹人打了!哈哈哈!”凌志哥看意无意的看向郭鸣仁。
因这事他曾被二叔质问过,他没做过当然矢口否认了。谢家两兄弟也说没有,凌志哥是相信的。两家虽有恩怨,但从不下这些黑手。
他怀疑郭鸣仁也不无道理,近段时日以来,他口中的贤弟像变了个人一样。以前单纯心直的贤弟现在变得深沉了,特别是对他的态度也没了以前的亲热。
那句‘王女不如青楼女′贤弟真的会没反应?他是不信的。
又想起离京时的事,封凌志一阵无奈,只得一杯闷酒落肚。
“哼,那些人真能消停就好了。”谢廷丰哼了声。
常平听他们说到这茬,默默的低头偷笑。那晚的事她在父王的车夫嘴里问得一清二楚了。就因这事,她对郭鸣仁的怨念也消了。
大凶姐姐看见常平偷笑,又不时偷偷瞟一眼郭鸣仁,“郡主妹妹,笑啥呢?”
这话引来另外四女侧目,都奇怪的看着她。
常平脸一下子就红了,急忙道:“没……没啥。”
红锦儿水仙儿对望了一眼,又看向紫婷儿。见她依然面色如常,心里都暗叹了一声:何必呢?
而在楼里最豪华的雅间里,却有一堆人在为同一问题烦恼。放眼看去全是各家头面人物,郭德江郭老爷也赫然在列。主席上的,正是郡守李大人!
“各位,情况刻不容缓了。既然大家都有难处,而郭大人又肯为朝廷分忧。本郡是支持的,大家怎么看?”李大人说完,微笑着饮了一杯酒眼睛在众人脸上扫来扫去。
列席的王义博闭上双眼,侧着耳朵听身周的人讨论。封傲雪的父亲封家二老爷封明虽未闭眼,但也不作声。
郭德江与谢景同对望一眼,虽然都面现忧色,可心里却在偷笑。
谢景同就是谢瑞粦的父亲,未来的咸亭侯。
事情是这样的,近几年来长江改道,支流汇入章水。原本低洼的鄱阳郡以西的土地被淹没成湖泽,百姓流离失所。
朝廷虽有救济安民,但没了农地的百姓为了生计纷纷迁离。这几年难民都向建康这边跑,开始时各家都收容了不少人充作佃农。但这做法也是有个上限的,现在各家都无法再收容了。
可涌来的难民越来越多,现在城外聚了不少难民,还多了许多治安事件。聚宝山脚下搭起了许多棚屋,环境也混乱不堪。
这事对谢郭两家影响是首当其冲的,他们的食邑封地就在这边。
他们也不时让人去派衣食,但真是长贫难顾啊!这本该由朝廷来安置的难民,怎也不该落在他们头上啊!
于是他们就找到郡守大人,让他来想办法。李大人几次上奏朝廷,可也没个准信,他也不敢私自开仓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