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接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派人请刘备来徐州。
然而,刘备还没来,吕布就被妻妾请了回去。
吕布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妻一人严氏,妾二人貂蝉,曹氏。
其中曹氏早已亡故。
(演义中曹氏虽然没出场,但肯定有这个人,因为演义中明确出现了曹豹说自己女婿是吕布,如果按正史,严氏早亡,曹氏应该是续妻。这里按演义,只好安排曹氏已经过世了。)
说实话,这个时代,作为女人,嫁给重生前的吕布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又帅,又魁梧,武功天下无敌,还是一方诸侯。
更重要的事,吕布居然还非常尊重自己的夫人,无论什么军国大事,都喜欢跟妻妾商量,妻妾出的主意,无论多么弱智,他都会听从。
别说什么陈宫是吕布的谋主了,笑死,根本不是,哪里有谋主的计策从来不被采纳的!
在现在重生后的吕布看来,严氏才是重生前吕布的谋主,吕布几乎是言听计从,偏偏这个谋主还灰常的弱智。
吕布赶忙回去。
重生后,他继承了原主吕布的记忆,虽然在大事上,孔明灵魂意志不可动摇,毕竟孔明的执念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但是一些小事情,他也会继承吕布的一些想法。
原主吕布对妻妾几乎言听计从,重生后的吕布自然不会这样,但对妻妾,仍然足够的亲切。
虽然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荆州的上一世贤妻,但对严氏和貂蝉,也没有排斥之心。
(作者不是渣男!
是因为第二章重生时,就是这么设定的,作者也没办法。不能为了不开后宫而设定没有原吕布的记忆吧,那样作者很多设定都无法展开了。
作者单纯的很,不会开后宫的,就那么几个女的)
吕布问道,“夫人有何事唤我?”
严氏和貂蝉给吕布行礼后,严氏问道,“我听说袁术称帝了,还求娶我女儿为太子妃?”
吕布坐下后回答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夫人有何看法?”
严氏道,“当年我生下这个女儿,算命先生说我女儿生有异相,将来必是皇后之命,既然袁术称帝,我看我女儿作为东宫正妃,将来肯定会成皇后,不如就将女儿许给他们袁家吧。”
吕布无语。
怎么每个人都说自己女儿有异相,将来必成皇后,甄逸是这么说的,严氏又这么说。
皇后这么不值钱吗?
吕布正色对严氏道,“夫人有所不知,袁术僭位称帝,天下英雄无不切齿,不久袁术就要被群起攻之了。不瞒夫人,我虽然不才,但也已经准备好兵马粮草,我将成为打败袁术的主力军。”
严氏一听,半晌无言。
她和吕布就这么一个女儿,年方六岁,正是吕布在董卓麾下时所生,可以说,这个唯一的女儿,就是吕布的命根子。
严氏听到吕布要反对袁术,不禁奇怪道,“你早两年总说袁术兵精粮足,要引袁术为外援,怎么现在又要跟袁术开战?”
吕布哈哈大笑,“夫人有所不知,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我徐州兵马虽少,但粮草充足,为夫有必胜把握,夫人不必担心。”
严氏点点头,她和貂蝉虽然经常给吕布出馊主意,但重生后的吕布并不觉得这两个夫人不贤,她二人从没有恃宠而骄,对吕布也从没有胡搅蛮缠过,吕布决定的事情,也从来不反对,与其怪她们的馊主意,不如怪吕布本人没水平,总是相信她们的馊主意。
常年在深闺之中,注定了她们不会有多高的见识,你自己没见识老是听她们的,能怪她们不行吗?
最后严氏说道,“既然将军有主意,妾等自然听从将军安排。妾等一切,全仰仗将军。”
吕布点点头,拍了拍严氏的手道,“夫人但请放心,我自有主张。”
严氏凝视吕布一会,才突然笑道,“将军近来变化不小。”
吕布暗道,变化不小才怪呢,我都已经变成另一个人了。嘴里却说道,“我有什么变化?”
严氏笑道,“将军更加有主见了,以往将军有事总问我们,现在将军一切自理,不再问我们意见了。”
吕布笑着回答,“你生气了?”
严氏抿嘴一笑,“怎么敢。军国大事,我原本就不敢过问,将军自己裁决,再好不过。”
吕布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先回去办事了。”
严氏问道,“将军不用完午膳再走?”
吕布边走边说,“不了,我还有大事要办。”
没过多久,刘备已经快马加鞭的从小沛赶到徐州来了。
吕布把刘备接到官署。
吕布问道,“袁术称帝,天下哗然。正是我们实现当日上策的时候了,主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刘备肃然回答道,“当日与兄长的谋划,刘备铭记于心,一刻都不敢忘记。我在小沛日夜不敢忘记蒙尘天子,受苦黎庶。兄长既有上策可上报天子,下安黎庶,刘备敢不效死命!”
吕布握住刘备的手,感叹道,“主公,我的计策,虽然可保天下太平,却令主公饱受征战之苦,实在惭愧,我两世为人,从不弄险,万事都求万无一失。其实我本可以将攻击袁术的事情交给主公,北上抵御袁绍的事情由我承担,但要顺势下江东,非要精通兵法之人不可,恕我无礼,主公行军布阵,确实不如我精妙。”
刘备笑道,“刘备出自涿郡,从与云长,翼德二人起兵那日起,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兄长无需自责,兄长且宽心去夺取扬州,袁绍我自为兄长挡之。”
吕布请刘备端坐,下拜道,“孔明十一年来,未尝有一日不在思念主公。然而天下大势如此,汉室倾微,天子蒙尘,我与主公,今日不得不再次分别。若天可怜见,汉室复兴,我当再与主公共饮。”
刘备扶起吕布,慨然笑道,“今日我们离别,正是为了他日相见。我等既已经将七尺身躯付与天下苍生,兄长又何必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