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船也能做这样的悠悠球运动,”达穆尔说道,“(但是)如果使用自己的料,你就能从虫洞的引力中逃逸”,然后探索另一边的宇宙。
不过在宇宙这一边的朋友也许得等上数十亿年才能再次见到你,因为在虫洞里的穿行时间将会非常漫长。这样的延迟使得在虫洞两边的有效通讯变得几乎不可能。如果能够发现或者构建微观虫洞,这种延迟可能短至几秒钟时间,索罗杜金这样说道,这潜在的支持了双边通讯。
研究黑洞形成和虫洞特性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尤金分校的斯蒂芬·许(StehenHs,也认为利用观测区分黑洞和虫洞之间差别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利用目前的科技是不可能实现的。
“黑洞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落入黑洞的物体“有去无回”的临界点,而对此我们目前还无法进行测试。”斯蒂芬说。
但目前被认为是黑洞的天体也可能的确是黑洞而非虫洞,这种情况也并非不可能。目前存在不少关于黑洞形成的可行情景,例如大质量恒星的坍塌,但有关虫洞是如何形成的则仍是未知数。
虫洞可能与宏观的黑洞有所不同,它需要一些外来的物质保持自身稳定,而这种外来物质是否真实存在又是个未知数。
索罗杜金认为虫洞的形成方式可能与黑洞相差无几,例如都来自于坍塌的恒星。在这种情境下,物理学家一般认为会产生黑洞,但索罗杜金认为量子效应可能会阻止坍缩形成黑洞的过程,转而形成了虫洞。
索罗杜金称这一机制在更完整的物理学理论下将不可避免,后者统一了重力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它是物理学界长久以来的梦想和目标。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以往我们认为会形成黑洞的地方,就可能会形成虫洞。
而这一猜想并不是没有方法对其进行测试,有的物理学家认为未来的粒子加速器实验将能够产生微观黑洞。这种微观黑洞有可能放射出可以计算的霍金辐射,以证明产生的是黑洞而非虫洞。但是如果索罗杜金猜想的是正确的话,那么形成的会是一个微观虫洞,因此将不会产生任何辐射。“通过这样简单的测试就能辨别产生的是黑洞还是虫洞。”
虫洞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能够解决所谓的黑洞信息悖论。黑洞唯一能够释放出的就是霍金辐射,但这些霍金辐射将如何携带最初落入黑洞天体的原始信息,目前还尚不清楚。这种混乱效应与量子力学相冲突,后者禁止这种信息的丢失。
“从理论上来说,虫洞要比黑洞好的多,因此它不会发生信息丢失。”索罗杜金说道。由于虫洞没有视界,物体无需转化成霍金辐射就能自动离开虫洞,因此也就不存在信息丢失的问题。
“同学们私底下好好的学习巩固一下自己知识,下课!”索罗杜金教授说道。
“教授再见!”学员们回应道,接着,一大帮人井然有序的收拾东西退出教室,这样的日子已经成为了这批被从全球选拔过来的精英学子们的常态。
一会儿的时间,教室的走廊上又是华枫和云梦、白凤三个人了,他们慢慢朝着底下空旷的广场走着。气氛安静,空气里飘荡着每个人珍惜时间紧张地修炼的气息。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后,华枫觉得自己现在的知识更新了许多,尽管似乎各方面的只是水平还停留在之前时代差不多的样子,但好在比着之前的自己已经好了很多很多。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月的时间陡然过去,他们慢慢的已经越发适应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很多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但每个课后的时间,他们也会对刚学习的东西进行一些小范围的讨论。
“小梦,类似虫洞的穿越时间你应该是咱们当中最清楚的一个了吧,当年,雪主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把你送往现在,让你历经千年时光就像本就从这片土地出生的一样。”华枫找到一个石凳坐下,云梦和白凤也跟着坐在一边。
“是呀,但是当时我还小,那个时候的事情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大概是做梦一样的感觉。脑海里也只是父亲对我的嘱咐。唉!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是不想随随便便的就渡过那么久不知所谓的日子,虽然快乐过一段时间但是却让父亲独自一人承受了太多。”云梦回想起以前的种种,一时间内心五味杂陈。
白凤看到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重,连忙打破尴尬:“好了,别纠结了。相比这个,我更对咱们星球以及别的地方的外星生物更感兴趣。”
“生物的进化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之长完全可以同太阳的演化过程相比。化石的研究发现,早在3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种发育得比较高级的单细胞生物,称为——绿藻类。
根据恒星演化理论以及对地球上古老岩石和陨星物质的分析知道,太阳和地球的形成比这种生物的出现还要早10~15亿年。太阳系形成后大约经过50亿年之久地球上才有人类。”白凤接着说道。
华枫提起小时候自己就很关注的问题,顿时来了兴趣:“这个,我倒是知道一种很形象的比喻,设想把每50亿年按简单比例压缩成1“年”。用这样的标度1星期相当于现实生活的1亿年,1秒钟相当于160年。从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阳系诞生,已经过去了大约2年时间。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
3、月份出现了蓝——绿藻类这种古老单细胞生物。之后,生命在缓慢而不停顿地进化。9月份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有细胞核的大细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细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动物接管了大部分陆地,地球变得活跃起来。12月18日恐龙出现了,这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仅仅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个星期。
除夕晚上11时北京人问世了,子夜前10分钟尼安特人出现在除夕的晚会上。现代人只是在新年到来前的5分钟才得以露面,而人类有字记载的历史则开始于子夜前的30秒钟。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旧年的最后数秒钟内一个接一个加快出现,子夜来临前的最后一秒钟内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两倍。
由此可见地球诞生后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抚育着生命,但只有很短一部分时间生命才具有高级生物的形式。”
云梦和白凤做崇拜状的看着华枫,虽然,上学的时候她们多少也接触过这些,但毕竟都不是她们感兴趣的东西。
华枫继续说道:“在我们看到了智慧生物的诞生要求恒星必须至少能在约50亿年时间内稳定地发出光和热。恒星的寿命与质量大小密切相关。大质量恒星的热核反映只能维持几百万年,这对于生命进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类似太阳质量的恒星才是合适的候选者,银河系内这样的恒星约有1000亿颗,除双星外单星大约是00亿颗。单星是否都有行星呢?遗憾的是我们对其他行星系统所知甚少,但是确已通过观测逐步发现一些恒星周围可能有行星存在。
考虑到太阳系客观存在,甚至大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系统,比如太阳系中的木星。不妨乐观地假定所有单星都带有行星。有行星不等于有生命,更不等于有高等生物。关键在于行星到母恒星的距离一定恰到好处,远了近了都不行。由于认识水平所限我们只能讨论有同地球类似环境条件的生命形式,特别要假定必须有液态水存在。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但明确处在能有条件形成生物的所谓生态圈内的只有地球。金星和火星位于生态圈边缘,现已探明在它们的表面都没有生物。
对一颗行星来说,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实在是十分罕见的。太阳系中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详细计算表明,在上述00亿颗单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万颗的周围有能使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的行星。
另一个限制条件是地外生命应该与地球上生命有类似的化学组成。天观测表明,除少数例外,整个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相当均匀,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遥远行星上也能找到构成全部有机分子所需要的材料。
事实上已经在不少地方发现了许多比较复杂的有机分子。因而可以认为,生命在某个地方只要理论上说可以形成,实际上也确实会形成。于是银河系中就会有100万颗行星能有生命诞生,不过每颗行星上的生命应当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
三个人不知不觉就坐在一起天马行空的谈论了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