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儿其实很聪明,也一直刻苦努力。但是因为身世,他在宫中一直不受待见。诚儿有一天和我提起时,问了我一句可不可以将谨儿记在我的名下。
看着诚儿说起谨儿时脸上的笑,我想起了从前让儿还在时那个爽朗的他。于是第二天,我就去向皇上要了谨儿。
我还能真真切切地记得皇上同意之后,谨儿受宠若惊轻轻喊我母妃的模样。
现在想来,听见那一声母妃时,我心底的触动,也是真真切切的。
皇上的年纪渐大,而储君之位依旧悬而未决。朝臣渐渐分成两派,分别支持宁妃的三皇子和我的诚儿。
而诚儿最大的助力,自然是宋家。
皇上虽然一直倚重诚儿,但是圣心也在两个皇子之间摇摆不定。
两派争执不休时,诚儿却领了旨要出征迎敌。我很是担忧,甚至这么多年来再一次去求了皇上。
但是诚儿还是去了。
我焦心地期盼着他平安回来,可最后送回来的,却是他的尸首。
他走之前,对我说:“母妃,等我回来。”
诚儿,母妃还在等,你回来吧,回来吧……
四、
我疯过,闹过,最后还是穿上了那一身素衣。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后悔,后悔入宫。
而让我更后悔的,是宋家。
诚儿的尸骨未寒,父亲来祭奠时,却在私下同我说,让我扶持谨儿。
他说这话时,我死死地盯着他,盯得他不敢再看我的眼睛。
我很想质问他,为什么?为什么在我这般心如死灰的时候还要逼我站起来?
但是我没有问。因为我知道,我必须站起来。
当我问谨儿时,那个孩子低着头,良久不语。我突然希望他能拒绝,但是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他会同意的,我也会劝他同意的。因为这样,对他和宋家都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储君之争的中心变成了谨儿和三皇子。
谨儿是个好孩子,诚儿也这么说过。所以三皇子因暗吞军饷供养私兵被处决之后,谨儿便成了皇上临终指定的继位之人。
先皇去的时候,我陪在他床边。所有的恩爱寡情在我眼前一幕幕闪过,最后浮现的,是初入宫那两年,他唤我雪儿的模样。
我一直待他咽了气,才落下了眼泪。
再后来,谨儿登基为帝,而我成为了大庆的太后。
六、
李氏是我给谨儿选的妻子。李家在朝中有一定的地位,而且李氏也是安顺乖巧。当时我觉得,她会是一位好王妃。
但是我知道,她做不好一个皇后。
我清楚谨儿一直心仪尚衣司的那个女子。我看得出那个女子精致眉眼下的欲望,她绝对不会安安分分待在妃位。但是彼时我与谨儿之间的话已经越来越少,我便没有阻止他封了那个女子为贵妃。
我和谨儿,是什么时候开始疏远的呢?也许是诚儿去后,宋家开始扶持他时。又或许,我和谨儿从未亲近过。
即使我如今已是他的母后。
可是谨儿仍旧倚重着兄长,又将后宫交于我掌管。
这样疏远着的信任,让我每每看着他,心中都在叹气。
我知道我和谨儿之间有着一层隔阂。这个隔阂,是诚儿。
正因如此,我才无可奈何。
我是大庆的太后,他是大庆的皇帝,这两个身份,会将我们一直绑在一起。
七、
初见安南王府的那个小丫头时,我并没有过多在意她。
南域起乱,安南王赵峥领大军出征,皇家需要保障,便由我下旨宣了那个女孩进宫。
初见时,她便是一副卑微懦弱的模样,也不懂规矩,时时要人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