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斑斓,点点晨光破开云层酝酿开来,清丽的色彩被红色覆盖住,那暖却又似溪水缓缓流淌一般又泛着淡淡的舒适的凉意,不久,一轮日光已然高高的在天边的一头挂着。
一位素衣女子拎着诗几卷,款款的在习习的秋风中走来,晨光为她披上了一层暖暖的柔意。
梅花在冬风中剪碎,纷纷扬扬的落下。
落在沈休摊开的诗集上,看着那人噙着比风还更温情的笑容走来,沈休看着那个逐渐扩大的笑容,突然心头未卜先知的感到了一片荒凉,懒懒的眯着眼,晨光也不暖了。
如意姑娘迎上一步,声音清朗的介绍沈大人对她有知遇之恩。对待沈休会当作至亲来看侍。
这其中的源故,说是如意姑娘自幼跟随做官清正廉洁,以致于一贫如洗父亲窝居江南说起。
母亲先去世,接着父亲也去世了。而
府钱款有亏损,子女代父罪,官府将把她投入监狱抵罪。
如意姑娘平时知晓有个叔父在苏州大官当幕僚,出了狱便就想换了个装成儿郎前去投奔。
她悄悄焚化双亲尸咳,把骨殖装入竹萎背在肩上,徒步逃逸。一路上餐风吸露,奔波跋涉,整整一年才捷到苏州。到处打听寻找叔父,毫无消息。
当时苏州正是歉收年景,物价腾贵,日子更加难过。她把仅剩下的糊口活命钱买了半亩地,埋葬了双亲骨殖,立个碑作标记。搭建一个团赢似的小茅棚,住守在墓边。不久就蓬头垢面,论为乞丐。
讨来的残焚剩饭,总不忘先供在坟前祭祀父母亡灵。
那时她才十五岁,天性孝敬聪明,形象
虽清瘦但还不憔悴。她听见吴地儿童唱山歌很悦耳动听,一一记住学会,
在大街小巷卖唱乞讨,就像古代伍子膏在吴市吹萧乞食一样,这才免于饥饿。朝朝幕幕在城廓村郊讨饭,转眼过了二年光阴。
一日如意姑娘背靠一座古庙门边,古庙对面是座富家花园,不时可见有妖女**在楼上眺望。
不久园门轻轻开启,出来一个约有十六岁光景的丫头,那丫头身着体面,却是如意姑娘是认得的,时常自己买唱时见过。只见丫头掩上园门,朝西走去。
如意姑娘视线追随着她,忽然那丫头朝如意姑娘走来,说如意姑娘被一处大户人家看上了,要送她去享受富贵。
见面礼其中有玉簪等珍贵首饰,还有些零星珠宝。
直到入了府,将自己收拾干净,还没来得及学了规矩,如意姑娘便被府中的风流子弟识破了女儿身。如意姑娘战战兢兢了许久,后来又猜不着府上打着什么主意,怎么个处理法,便就勉为其难的住下了。
又过三个月,如意姑娘便被送上了马车,代替府上不愿入宫的小姐入了宫。
后来的是,如意姑娘不愿多说,沈休看着如意姑娘的目光,猜着应时艰难不堪回首的一段时光,于是不敢再多问,心里头对如意姑娘的敌意倒是不知不觉中少了不少。
以前沈休总觉的跟在阿爹身后的如意姑娘是府中的半个姨娘,阿爹又不愿亲近别的女子,想来日后是个上位的人选。如意姑娘虽然性子温和,但是不喜人亲近。
沈家俩兄妹又见着阿爹对如意姑娘甚好,唯恐日后如意姑娘顶了阿娘之后给他们兄妹俩穿小鞋,一人一只。所以以前没少打过如意姑娘的主意,绊子虽不太,但是也是惯常使。
沈休如今想来,心中难得的升起一抹愧疚,如意姑娘撞上了沈休的目光,却是板起了脸,迅速的又进入了正题。
如意姑娘一脸严肃的缓缓开口,学规矩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
这是后来沈休怀疑人生的开始,沈休对如意姑娘的好感又没了,又觉得她一定是在打击报复自己。
这也让一开始抱着好好表现,让自己在阿爹得力助手的心中树立一个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形象的计划腹死胎中。
行吧,她沈休在众人眼中无能又懒惰的性子已是根深蒂固,无可更改。阿爹特别的为沈休开的速成班已经赤裸裸的将她的天赋排除在外,已经果断采取措施来
日子又只是短短三天,沈休装病装疯都来不及。
沈休又是沉默不知归路的一天,归房时灵光一闪,她在阿爹回来之前学过,并且还有般模样。于是又是软磨硬泡说已经会了。
然尔,现实总是比梦想更来得骨感。
如意姑娘温柔的勾唇,下巴往上微微的抬起一点弧度,非常遗憾的说道。“今天是第二天,任务轻些,你只需要把你手中的诗都抄几遍就够了。”
也就三四本。《女戒》《烈女》少不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