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吏员考试后,很快宣府镇陷入沸腾,特别这道“二将击炮题”,又称“王氏算题”传出后,宣府镇更是进入全民解题的浪潮。
这道压轴的,永宁侯亲设的大题引起无数人兴趣,依事后所知,数千考试的士子,不说有人解答出来,甚至连提出思想都不行,更有人考得吐血,引起很多人关切。
好在他并无大碍,让众人放下心来。
有难度,才有提战性,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宗师谁不心动?不说宣镇的小学、中学、大学学子,甚至镇内的官,民,士绅,百姓,军人,闲时都在纸上算算,各类的算术籍更在宣府镇卖得火热。
甚至李邦华都集中朱之冯,马国玺,吴植等人探讨这道题目。
赵瑄现在也出名了。
其实钟显才与他一样出名,只是钟显才现在归化城,未处于风暴舆论中心罢了。赵瑄则在镇城,很多官将见到他,都会打趣一声:“赵兄弟……吾一炮击之,尔鴽堆尽跨也。”
赵瑄倒没在意众人的打趣,他一颗心,都沉醉在王斗设计的这道算术题中。他敏锐的感觉到,大将军在这道题上诸多的良苦用心,更敏锐的预感到,这道算术题,是自己炮营如虎添翼的关键。
身为炮营主官,赵瑄对算术也略有研究,麾下将士,吏等人,精通粗通数学者不在少数。
他汇集麾下精兵强将,连日研究这道“王氏算题”,只是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体方程,麾下更用粉笔算了几黑板,上面四元术列了一片又一片,却连解题的大门都摸不着。
赵瑄头痛欲裂,有言快刀斩乱麻,他敏锐的觉得,必须先找出一个关键点,只是关键点在哪?
呆呆看着那道数学题。他一样有吐血的感觉。
很快的,这次的吏员考题尽数上了这期的宣镇时报,“二将击炮题”赫然在列,内中配上士子考得吐血的惊竦内容。引起的风暴,有飓风似的向镇外席卷而去。
报纸所到之处,似乎每一处地方都沸腾起来,传到京师时,一样全城骚动。各茶馆酒楼热议不说,便目不识丁的小民也会提个两句:“知道吗,宣府镇考吏员算术,一个士子算得吐血……”
“真的,什么题这么难?”
“听说是永宁侯亲自设题的,现在都称王氏算题……”
无数人对宣府镇考题起了兴趣,很多人第一次觉得,原来算术也是这么有意思。
宣府镇的吏员考试,当然引起京师百官的注意,他们都看着报纸。一道道的分析题目,不过前面的国考题,被他们不约而同忽视了,按宣府镇出的题目,自己能答对几题?
难道说自己寒窗苦读几十年,连在宣府镇当吏员的资格都不够?
这太打击人了,也太让人害怕了。
还有,宣府镇出的策论题,题题尖锐无比,便如第一道:“有一州。国初有口三十四万余,夏税秋粮年计十四万石余,今有口六十万余,夏税秋粮年计五万石。此为何故?请解答。”
明眼人一看,这当中涉及到了士绅问题,不是士绅的逃税抗税,广占田地,怎么会丁口增加,反而税粮下降?
人言气数已尽。其实还不是土地与人口,还有财政的问题爆发到极点?
只是这种题目,可谓历代都在回避,各人心知肚明便好,谁也不会提出。宣府镇此次却作为考题出现,难道永宁侯要挑战几千年来官绅们的优待特权?他在下什么棋?
还有后面几道题皆是如此,这让很多人心中不满。
但王斗现在如日中天,兵强马壮,谁敢明面挑战他的威严?不知道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就是因为针对永宁侯王斗,被皇帝陛下发配到边陲军镇去了吗?
所以众官员忽视了这些题目,将视线全部集中到后面的算术题上,而且有意的引导民间舆论。
明面上,他们还对这些算术题不屑一顾,强调读人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经上,便如内阁首辅周延儒代表众官放言:“数只是小道,四五经,圣人微言大义才是堂皇正道。”
他的话上了成立不久的皇明时报上,不过私下里,周延儒却与幕僚们兴味昂然的研究这些算术题,特别那道“王氏算题”,越研究,便越觉得此题深不可测。
为了解题,他还从故纸堆中翻出早被自己遗忘的九章算术等籍,仔细琢磨起来。
周延儒都如此,京中百官更引以风潮,闲时都会扯个几句算学术语,似乎不如此,自己就跟不上潮流一般。
……
“哗哗哗哗……”
算盘的响动有若暴雨声音,东暖阁上“宵衣旰食”的泥金大匾高高挂着,阁内崇祯帝背着手,手上捏着宣府时报,只是呆呆的看着外间出神。
而在阁内,众多太监聚着,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的率领下,正在紧张的计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