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坊区转悠一圈,安排妥当,徐阳就到江北壮丁所在的隔离营去看看。这些人在船上闷了一天多,早就精疲力竭了;到地方以后,首先给他们喝了一大碗用杂粮、蔬菜、鱼熬的稠粥,放了不少盐,又歇了好一阵,这才慢慢缓过来,然后每个人开始剃头洗澡。
在这个过程中,死了三个人。郎中看了看,不是因为疾病,纯粹就是体力衰竭了,肠道功能紊乱,上吐下泻,吃啥都不管用了。在船上一个人没死,到地方了反倒死人了,徐阳很无奈,还指望他们干活儿呢,结果这比金丝雀还要娇贵!看来以后上船以前就得先让他们吃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才行。
对这些人,徐阳就不打算像对付那些“山贼”一样来个下马威了;没必要;并且这些人不用下马威还指不定就要死了呢,下马威一下说不定得死一大半!
此时,这些人穿着式样简陋的衣服,一个个顶着铮亮的光头,正在营地里慢慢走来走去,轻声交谈着。守卫对这些人没怎么严加防范,只是告诉他们不要走出大门,于是这些人就绝不越雷池一步,不要说走出大门了,连靠近都不靠近,生怕被人误解为自己有异心。徐阳不仅衷心感谢朝廷和江北的大户,为自己培养了如此恭顺的顺民!
本来是打算尽快开展忠诚主义教育,徐阳一看这些人的状态就制止了——精力体力太差,这一激动还不定又有个什么好歹,先好好安慰安慰再说吧!
不过徐阳对让这些人尽快提高身体素质还是有信心的。这些人长期营养不良,其实倒也不是因为穷,他们大多是地主家的庶子,虽然地位很低,比普通佃户还是要强不少的;营养不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整天吃苞谷,偶尔吃杂粮,就算吃饱又有什么用?
再一个就是严重缺盐了。朝廷官山海,盐铁专卖;盐价在广陵居然高达10001斤!要知道广陵历来是盐商聚集之地,盐价还高到这种程度,老百姓怎么吃得起?盐是人体必需品,这么高的盐价老百姓就只能去买私盐,或者干脆淡食。
徐阳这里盐价也不低,市价200左右,于是徐阳给庄户们发福利给盐也只能是按两来算,多了给不起!
转了一圈,徐阳就回到自己的房,打算设计帆船的新式帆装。徐阳的船上有软帆也有硬帆,并且都算是纵帆;西式横帆徐阳不打算用也不打算试验,那东西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没必要多费力气。对帆装的改造试验在前桅的三角帆上就开始了,主要的改动就是三角帆的后下系绳设计成可以拴系在前桅的左侧或右侧,让三角帆与船身前进方向形成一定角度,以更好地适应风的方向利用风力。
在使用过程中,徐阳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同样的风向下,这种三角帆的系绳系得松紧程度不同对风的利用效果有巨大的差异!松紧程度合适的话事半功倍;不合适那不仅不会产生推进力还会形成阻力!究其根本,就是帆面变形的影响。
对这个问题,徐阳自然也可以从力学角度进一步深入分析;但意义不大;因为说到底不管什么理论还是要落实到水手们的应用上,理论太复杂了水手们学得吃力还是白搭;不如让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慢慢的积攒经验的好;徐阳发现并指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在使用中注意调整,也就行了。
这次徐阳打算下手的,还是主桅上的中式硬帆。中式硬帆,西式软帆,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徐阳认为自己已经比较清楚了,他认为完全有可能把双方的优点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各自的缺点。说到底,不就是个受力点的力学分析问题么?
徐阳还发现了中式硬帆的一大问题:在转帆的时候,帆升的越高,操控就越困难,效率就越低。因为虽然说是“硬”帆,但实际上还是软的,帆面会在风中发生扭转,从而损失效率。
现有的解决办法理论上可以对帆的上横桁和每根撑条都用帆索独立控制,强行控制帆面减少扭转;但这样会造成新的问题:控帆的帆索是水手们站在甲板上控制的,拉力的方向和希望帆面转动的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帆升的越高,这个角度就越大——力的分解嘛;大到一定程度,水手们再怎么用力,也等于是在把横桁往下拽,而不是往希望转动的方向拉!不改变控帆方式,这个问题就是无解的!所以中式硬帆为什么做不高?不是因为重,而是因为做高了就没用了!
这个问题用力学分解一下就很清楚了。帆面的支撑受力点是上下横桁和撑条;西式的帆装横桁既不能水平转动,也不能垂直运动;中式硬帆的上下横桁和撑条既需要水平转动,也需要垂直运动!西式帆装没有任何运动,所以可以用软帆;中式帆兼具两种运动,所以必须依靠撑条来加强!
不就这点子事嘛,有啥啊。徐阳把现有帆装的受力图放到一边,开始画自己改良的帆缆结构图。一杯热腾腾的清茶放到了自己手边,徐阳一看,是茉儿啊。徐阳笑笑,拉过茉儿在她小脸蛋上恶狠狠地亲了一口,亲出一片红印子,捏了捏她嘟起来的小嘴,回头继续画。
把水平转动和垂直运动两种运动结构分离开不就彻底解决了吗!徐阳画出的帆装受力结构图,只有上横桁和下横桁,没有撑条;上下横桁只能围绕着桅杆水平转动,不能垂直运动!就这点事!帆面的升帆落帆,是和西式的软帆一样,用绳索拉着控制的,横桁不会随着上升或者落下来。
为了保证帆面的角度,减少甚至消除帆面扭转,提高受风效率,转帆的控制同时控制下横桁和上横桁进行转动。下横桁好说,受力点低,重点是上横桁。徐阳的设计不是像中式硬帆一样由水手们站在甲板上提供直接施力点,而是把这个直接施力点抬高,放到相邻的另一根桅杆上!这才是这套设计的关键!
如果把帆面所在的桅杆称为“帆面桅杆”,那么提供控制帆面上横桁转动施力点、进行控制的相邻桅杆就可以称之为“控制桅杆”。当然这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帆面桅杆上同样可以对相邻的帆面进行控制作为控制桅杆使用;控制桅杆上同样也可以挂帆成为帆面桅杆,没有任何区别。
在控制桅杆的顶端,高于或接近帆面桅杆转动上横桁的高度,水平横向设置一根“固定横桁”,来作为控制帆面桅杆转动横桁的施力点。固定横桁左右两端设置滑轮系统,控制缆绳通过这组滑轮系统,来控制帆面桅杆的上横桁转动;而控制的人完全可以安全地待在甲板上,甚至专门设置一个半封闭的“控帆室”用绞轮控制都可以!
这样帆面的转动,就依靠帆面上下横桁左右两端一共四个受力点来控制。转动的时候,一侧的上下受力点要尽量同步拉紧,另一侧尽量同步放松,需要双方共同合作来进行转动;听起来比较麻烦,但因为帆缆系统是通过滑轮组最后全部集中到甲板上,甚至可以放在一起,近距离相互之间交流很容易;偷懒的话还可以在控制的时候把同侧上下的帆缆合并,这样总共两组水手就可以了!
这套系统也就是这个帆缆系统和滑轮组设置比较复杂,但这算是设计生产建造的事,和使用关系不大;这套系统总体而言兼具了软帆与硬帆、中式与西式的优点,几乎避免了双方的所有缺陷。
它使用软帆,没有沉重的撑条;它可以根据风向及时转动,吃住最大的风力来提供前进动力;它不用设置容易出故障的撑条滑环,利用帆索来实现帆面的升降;它的桅杆可以做得像西式帆船一样高!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不使用任何高科技材料,仅仅使用古代自然材料就能实现的方案!
如果一定要说缺陷,那就是它必须在至少拥有两根桅杆的帆船上才能使用——这算缺点吗?
徐阳结束工作,越看越得意,哈哈大笑,抓住一边的茉儿在另一边没红的小脸蛋上也猛亲一口,让这边也红起来:
“这套帆装,以后就叫恶霸帆装!它就是以后大海上的恶霸了!”
徐阳把这套恶霸帆装设计完成,自己越看越满意,欣赏来欣赏去,嘿嘿奸笑一阵,喊人把船匠头子叫来,让他按照图纸在船厂区建立一个平台试验一下。
这种恶霸帆装其实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操控对水手的要求比较高——不是更复杂,而是要求高。中式硬帆转动船帆简直太直观了,人在下面抱着下横桁转动就得;西式软帆复杂那是帆面比较多,对水手们来说不需要什么复杂控制,就是升帆落帆,系上解开,解开系上,没什么难的;恶霸帆装则需要通过帆缆系统密切配合。说到底其实还是个训练的问题,记住了练熟了基本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