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籍小说网>都市言情>名利场经典语录> 第162章 空欢喜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空欢喜吗

张工是六六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利系的高材生,可刚报到不久就成了“臭老九”,从省厅发配到天州市,又发配到云岭。十年后因为兴修水利被抽到市水利局。七八年平反后自愿留在天州,几十年跑遍了天州的山山水水,而在关口镇修水就是他一辈子的夙愿之一。原以为这辈子没了机会,没想到马上退休了还有人想干这个事。

听说主意是天州市委办副主任提的,他就想亲自见一见这个人想干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刘昆本来是要陪刘瑞去医院的,只好打电话给刘瑞,谎称和医院还未联系好,联系好了随时联系。一大早就准备和卫总去见张工,可赵明山打电话说是记有事,要他和卫总去见记。刘昆只好说了和卫总商量关于修湖的事。赵明山说:那你们先去,我和记汇报一声,你们说完了再过来。

和张工的交谈相当顺利。张工只问了刘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方法,是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刘昆老老实实回答:我是学矿业的,没有想太多的为什么。只是觉得走路吗,能走过去就行。对于老百姓来说,实用是第一位。关口镇要解决的是村民过河种地少走弯路的问题,所以我就这么想了。

张工高兴的拍了一下桌子:对,实用,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过,我有个想法,年底我就退休了,如果你们真要干,我免费当个技术指导如何?

卫总说:只要你来,我们举双手欢迎。

张工拿出一包资料,从中取出一张图:这是我设计的蓝图,第一步是中间的漫水桥,第二步是西湖和东湖。这是二十多年前东西,可能不符合现在的实际,但水、气象、地质资料数据都没有问题。

本来说的是和张工谈完了再去市委,结果张工谈兴大起,整整聊了一个上午,中午,三个人还喝了一瓶酒才算结束。所以,下午一进秘长办公室,刘昆就让赵明山说了一顿:明明知道来见领导,还喝的满面红光,满口酒气,说好的上午来见,还让领导等上一上午。好么,刘昆,你这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呢还是不当回事?

刘昆连忙解释。赵秘长一点都不客气:做为一个要管人的人,首先要有被人管的思想准备。没有下不为例,再有下次,另寻去处。说的同来的卫总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记领着秘长和刘昆、卫总在办公室看张工给的那张图纸,中间又叫来了建委总工和张工,直到晚上七点多才结束。事实上,对于一个三十米长的过水路面和不足二十米高的小型水坝,在技术方面是很成熟的,根本没有什么要探讨的技术问题。核心是水也好湖也吧建设后的归属问题,按照相关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个人和集体无所有权。那么,即使这个事能办成,对于当地来说,并不能为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反过来,老百姓受益不大,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就有阻力。

商讨的结果是不了了之。记最后的答复是让刘昆、卫总他们搞设计,秘长协调相关部门找政策依据。

当晚,卫总和张工喝的酩酊大醉,刘昆因为被秘长留下说事两人也喝了不少。

赵秘长完全是那种就是喝酒的节奏,在市委小食堂吃了晚饭后就拎了一瓶酒一盘花生米去了办公室,一人一个口杯,几粒花生米就一口酒。说的还是下午的事,但几乎是他说刘昆听那种。

秘长说:想干事能干事还要会干事才行,遇事要上下左右前后都想明白了,这就是周详,任何事都要放在大面上去充分认知大局。修过漫水桥的事县上、镇上都扯了好多年的,为什么没有修成,说到底是利益不均的问题。镇上的理由是没钱,实际上是全镇利益均衡的问题。说到底漫水路修好了,受益的只是镇上三个村里不到一半的人口,可镇上有十三个村,其它的怎么办。所以患不匀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平衡就成了好多人干事的基本方法之一。县上也是如此,市上也同样,杜老汉说有山有水有树,可在我们天州这种地方少吗?对于市上来说,搞好一个点确实有示范作用,但是,如果这个示范点是政府拿钱堆出来的,又有多少示范意义呢?再说了,全市就是一个小社会,城市和乡村,工农商学兵政党,各行各业,千头百绪,都要发展,所以常常选择容易出成绩见效果的方面去考虑,一届政府就五年,对于一个家庭,可以老子种树儿子乘凉,但是,对于这个体制,有几个人愿意前人受罪后人享乐的?还是拿这个路说事,如果政府投了资,年内还是为了河对面的那些山地,你觉得谁会去干呢?如果不投,又能影响谁的前途。

你们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是,还是有些心急了。所以,我给你个建议:全盘考虑,规划升级,各方参与,分层实施。

全盘考虑呢,既要考虑各方利益,还要考虑群众受益,如果说把目前的林果示范变成农业示范是不是更全面些,是不是包含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部。规划升级呢,缩小林果第一批种植面积,增加葫芦口水产养殖基地,既不说湖也不建水,坝吗,按全水域设计,但水是要慢慢蓄的。

各方参与呢,不要只想着按自己兜里的钱打算盘,也不能想着把将来的利全挣回去,比如杜老汉的事。那么几间板房能干什么事?但他是打过鬼子,上过朝鲜,是不是民政局这些单位都能出点力?将来,老汉和垂钓园如果成了股份,是不是都受益?

所以呀,遇到事,不但要想的远还要想的细,具体问题是要具体分析的,更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分析结果有一个最合理的办法才是。

……

听着赵明山娓娓而谈,刘昆却在想,既然有这么周详的认识,秘长为什么不在下午的会上说,而要找自己单独谈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