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道:“懂了,可是你即使当上皇帝,然天下世家豪门多如牛毛,如果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他们可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我就不信,你真敢杀绝天下世家。”
张守仁笑道:“没关系,我送将军两句话,这俩句话也是我心中的英雄说过的:第一: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第二:真理只在弓弩的射程之内。至于杀人嘛,全杀不可能,杀几个老虎给猴看看,我还是很乐意做的。”
曹操细细品味了这两句话的精妙之处,就被对方的后几句话给噎着了,人家不但要杀,还是挑大的杀,然后说道:“你这是自寻死路。”
张守仁笑着说道:“我没有出生,没有化,但我有时间,我有千千万万的百姓奴隶。”
曹操说道:“那世家豪门的利益怎么办?在大汉朝,有八成的土地,九成的官员,三成的人口和将近七成的财富,都掌握在这些世家豪门的手里,如果你不顾他们的利益,你将寸步难行,甚至是死无全尸。”
张守仁说道:“不怕将军笑话,我是山里来的,自给自足惯了,不像你们这些大户人家的子弟,什么都得别人给。在过个二三十年,就是他们想给,我还不想要了。”
曹操大笑,说道:“想我曹操,为朝廷、为百姓、为天下奔波半生,却不如一个山野匹夫看的通透,真是惭愧啊!”
其实张守仁听到曹操如此感慨,他的心里才是真的惭愧。因为他说都是别人的见解,自己也是照本宣科而已。
既然装大神,那就得装到底,于是张守仁又说道:“世家子弟如何?山野匹夫又如何?只能使百姓安康,就是好的,不是吗?”
曹操说道:…………
就这样,从治军到治国,从《论语》到《孟子》,从董卓到孙坚袁术,双方都知道,这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双方坦诚详谈。张守仁把自己的先进思想告诉曹操,曹操说他不切合实际。当曹操把自己的改革思想告诉张守仁时,张守仁又说他改革步伐太慢,即使是他曹**都未必能实现。
天渐渐的黑了,吃过晚饭后,张守仁也该回去了,一路走过去,看到普通士兵脸上挂着的笑容,心想感慨道:没有战争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真希望这样的日子一直保持着。
回去之后,张守仁把自己和曹操的对话与刘黑闼周仓等人说了,众人也都非常看好曹操的,说他日后一定能成大事。
…………
洛阳城中,朝堂之上,董卓说道:“近日街市有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咱家以为,帝都迁回长安,方可保大汉无虞。”
满朝武皆惊,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董卓又说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咱家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这时司徒杨彪站出来说道:“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董卓大怒道:“汝阻国家大计耶?”
太尉黄琬又说道:“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董卓又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
司徒荀爽谏曰:“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怒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虽即罢免杨彪、黄琬、荀爽的所有职务,贬为庶民。
董卓出宫正要上车时,只见有二人挡在车前,作揖行礼,董卓定睛一看,原来是尚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董卓不客气的问道:“何事?”
尚周毖答道:“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
董卓一听就来气,心想:咱家顾忌杨、黄、荀三家势大,只是贬为庶民,真当咱家不敢杀人不成。之后大怒道:“咱家想起来了,当初听你两个,保举袁绍做了一方太守;而今袁绍已然造反,你们是一党的!来人,将这二个反贼拿下,推出都门斩。家财没入宫中。”又下令:陛下有命,迁都长安,即日启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