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达带着几个专家过来。
马犇带着大家直接去了承租地,这里是一个山窝窝,两边都是山坡,最中间是一条小溪流,溪流两岸以前是农田。
这样的地势往前延伸五六公里,进入山区。
专家们对这样的地形很满意,纷纷说了自己的简单的规划,设计一个初步的方案。
李达说了,要把这里打造成大气的农场,不要在乎建设资金。
上午是实地考察,中午在马犇家吃过午饭,几个人在手提电脑上马上就出了一个方案。
马犇和马伙光一起看了方案。
好家伙,平地从小溪流垂直中间分开,一边种水稻、玉米,另一边是大棚蔬菜以及瓜果之类的。
这些专家不仅给了设计图纸,连种植的物种都列出来,甚至可以提供种子。
专家也是询问了常年的水流情况,还是把溪流拓宽,上游蓄水,下流具备排洪功能。
“哥,这得花多少钱啊?”马伙光都惊呆了。
“没事,我有钱,你尽管经营。”
“还是要考虑回本的,这多少年才能把投资款赚回来?”
“伙光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还能想到这个问题,不错,这个方案,让我再想想。”
随后,马犇拿着方案找到父母,让他们给点意见。
“这个牛犊,我可以提供。”马高亮说道。
“老头,你有学生搞这个?”
“不是,我有学生在一个畜牧区任职,他曾经过来推销过牛犊。”
“不会吧,这么巧的。”
“马犇,这个山坡,应该养猪,山坡往下,种植板栗。”母亲也说道。
“不是吧,妈为什么这么认为?”
“猪苗,我也可以提供,比市场上还便宜一些,板栗苗我就没有了。”
“农科院有啊,我问,你为什么有关系?”
“部队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后勤基地,也有养殖场,猪苗过剩,也会拿出去卖,我先联系一下你大舅。”
说完,叶茹秋拿起手机打电话去了,马犇本来想说,猪场还没建起来,但又不好坏了母亲的积极性。
如果加上养猪场,从半山开始往下,种植板栗,下面的平地种水稻,确实是把这个生态做到最优化。
马犇找来李达和专家,把母亲的话讲述出来。
众人都说没问题,还说板栗苗有存货。
李达马上联系了施工队,估计明天就能让机器入场了。
首先是修水利,蓄起一个小型的水,是很有必要的,把一边的半山推出一个平地,用于建造猪舍,还要接好水源。
小溪流也要挖宽,加固河堤。
找工厂建二十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的长度接近一百米。
建六个牛棚,大小跟蔬菜大棚差不多,每个牛棚设计为三百头牛。
还有两个仓,用于存放饲料和肥料等。
马犇突然感觉是不是把规模搞大了,马伙光能不能胜任管理这个农场?
李达安慰说,这个农场是不会亏的,农民搞不了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本,也没有规模养殖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