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籍小说网>都市言情>逆流1982笔下文学>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三角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三角债

这次美国几大p巨头访问天音集团,主要还是因为洽谈授权nand闪存芯片技术专利的事情。

自从i始利用nand闪存芯片产品升级后,市场反馈效果很好,对p等级的性能提升明显,所以在获得足够的市场反馈之后,包括i内的美国其他p巨头,也打算在新一代的电脑上,使用天音集团的nand闪存芯片。

另外这几家美国巨头之所以会选择一家中国企业的专利,一方面是因为nand闪存芯片性能相比于传统的nr闪存芯片要更优越,读写速度更快,而且运行也是相当的稳定,确实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芯片产品。

另外就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东芝事件突然爆发,尽管段云之前已经提醒过东芝的社长,让他们尽量把这件事遮掩下来,但始终纸包不住火,美国军方经过调查之后,终于找到了东芝公司向苏联出口高端机床的证据,美国政府也开始向东芝的公司施压。

在8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是世界储存芯片的绝对霸主,尤其是在英特尔放弃储存芯片业务之后,日本芯片企业在这一领域已经形成了垄断,美国的p巨头全部都采用的日本储存芯片。

因为东芝事件影响很大,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国民的极大愤慨,加上这些年日本经济大有超过美国的趋势,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的很多企业在这段时间都开始避免和日本公司合作。

做生意的人眼中只有利益,但也会受到一些舆论和政治上的导向。

这次东芝公司的走私风波实在影响太大,很多和日本合作的美国公司也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所以为了能缓解压力,美国公司也开始尽可能的找到日本合作伙伴的替代者。

正是出于这两个原因,美国的几大p巨头纷纷来到中国,希望能够和天音集团签订技术授权协议,用天音集团的nand闪存芯片,逐步替代日本产的闪存芯片产品。

使用了三天时间,段云就已结合苹果,惠普等公司签订了专利授权合同,合同的总金额高达300多万美元,每授权一枚芯片生产,段云就能够从中赚取25美元,利润相当的可观。

相比于这些跨国科技巨头一年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的利润,天音集团目前也只能达到他们这些公司年利润的零头,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然而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几天时间内就能签下000多万美元的订单,这绝对是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

要知道,80年代的中国除了五矿集团和纺织业,还没有哪个企业能够一次性获得00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而且最为关键是这份合同只是专利授权费用,天音集团本就不需要生产任何东西,以至于在很多人看来,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般。

但其实段云心里也明白,自己的这个专利授权只是赚了利润的小头,如果这些芯片能够让他们企业来代工的话,利润至少还能翻上一倍。

不过美国的p巨头并不想让中国生产这种芯片,一方面是因为中美两国路途遥远,运输比较麻烦,另外一方面就是美国的芯片生产技术要比中国强,哪怕天音集团也具备生产这种芯片的能力,可是美国公司依然把芯片交给国内的厂家代工。

市长李灏也是亲眼见证了天音集团和惠普苹果等公司签订合同的全过程,当得知这项合同只是专利授权费用后,李灏内心的震惊简直无以复加,他从来没有想过中国内地的民营企业居然也有向美国科技巨头转让技术的一天,而且数额还如此之大,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而这也让李灏再次深刻认识到了高端技术的价值,在天音集团签订合同的第2天,李灏组织召开了一次市委会议,重点讨论深圳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事情。

除了苹果惠普等公司,这次来华的还有美国的i

段云之前已经去i部参观过,并且已经和他们公司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而这一次i返深圳,主要是为了在深圳设立一个办事处。

在此之前,i经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两个办事处,深圳是他们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3家办事处,主要是为了开拓中国内地市场,以及吸纳深圳的人才和技术,由此可见,他们对于深圳的重视。

得知这件事之后,李灏也是非常的高兴,免费给他们提供了临时办事处,并且承诺会给他们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随着天音集团在深圳市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越来越大,也让他们集团成为了深圳市的“重点保护”企业,一直享受着优惠的政策到位,企业发展也比较稳定。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乃至全国其他各省市的私营企业,却以悄然迎来了一场“寒流”。

从3月初开始,国家开始了对私营企业整治的第1步,首先就是打击偷税漏税。

民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从3月初开始重点普查私营企业的税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个体户偷税漏税情况非常严重,占到企业总数的80”,随之而来的就是追缴税款的行动,仅仅半个月时间,江苏省就补缴税款5,10万,另外还有将近2亿的税款正在追缴之中。

很多私营企业在第1波整顿中就经历了狂风暴雨,其中涉嫌偷税巨大的企业被直接关停查封,这也让很多处于发展萌芽期的新兴民营企业还没开始壮大发展,就已经被彻底扼杀。

私营企业日子普遍不好过,而这个时候的国营企业同样举步维艰,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

因为政策的紧缩变动,企业之间原本正常的货物和资金往来瞬间紊乱,资金的循环拖欠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怪圈,“三角债”问题迅速在全国发酵。

在山东,全省三角债高达3亿元,由此带来的苦恼远远超过煤炭电力紧张造成的困难,辽宁的三角债为5亿元,黑龙江和吉林为60亿元,江苏更是突破100亿元,根据银行的托收承付款统计,到3月末的时候,全国企业超过正常结算周期的拖欠总额已经达到1,085亿元,再加上一些没有列入托收承付的拖欠,其数额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商业信用范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