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中红军救援坦波夫的力量迟迟未出现,反形成了中央方面军进攻卡拉奇的变故,前线指挥官的分歧立即传回来成了指挥部里的分歧。
莫德尔倾向于施密特的意见,认为整个中央战线已开始前移,坦波夫方向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尖端就是坦波夫,一旦吃掉包围圈里的红军,中央集团军群能迅速形成优势兵力,无论继续向前进攻草原军区还是向北进攻莫斯科方向亦或向南转向斯大林格勒方面,他都认为本方都完全握有主动权。
蔡茨勒倾向于莱因哈特的意见,他认为装甲集团军的意义不在于攻城,也不足以在攻城方面发挥优势,目前两个装甲集团军除去8个装甲师外,步兵师总共只有10个,其中还有个是非常宝贵的装甲掷弹兵师——现在装甲掷弹兵师比装甲师数量都少,纯粹步兵师只有6个,相对城内守军并不具有显著优势,强行进攻损失一定很大。
在他看来,既已调东方集团军群前来接替攻城任务,莫德尔的目标同样可以完成,只不过略微推迟几天罢了。当前装甲部队最重要的任务是进攻南面中央方面军的侧翼部队——争取吃掉那15万机动兵力,进而切断巴格拉米扬的后路。虽然他对卡拉奇的意大利部队比较有信心,但万一出现大漏洞呢?在他眼里,坦波夫包围圈里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已是瓮中捉鳖,他希望调整目标,再把中央方面军也吃下去。在南北两翼尚打不开缺口的情况下,能在中央开花也是理想选择。
这两种主张让霍夫曼犹豫起来:一方面,他同意装甲集团军不该用于攻城、尤其不该使用于巷战的意见;另一方面,兵贵神速,先吃掉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好处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他不认为坦波夫有斯大林格勒这么难打,只要肯付出代价,这座城市能在短期内拿下来。
但两天里尝试性攻城的战果却让他皱起眉头:前线交换比从前期1:13以上迅速掉落到只有1:不到,南北两翼两个装甲集团军在空军大力协助下,依然付出了1万多人的伤亡,但战果却很少,只将红军防线压缩了10-15公里,预计给对方造成的伤亡低于5万——其中还有很多轻伤员可再次参加战斗。
1万多伤亡看似不算太大,但如果再加上前期1万人的伤亡,德军总伤亡已将近3万,数个步兵师可用作战兵力已低于80警告线。这让霍夫曼最终下定决心:由东方集团军群负责攻城,2个装甲集团军迅速南下,准备围歼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以北0公里处的中央方面军侧翼。
为减轻部队调防混乱,蔡茨勒不但对行军秩序进行微调,还建议第2装甲集团军不必先行转移到南翼,而是等候东方集团军群接管防线后再直接南下,代价是整体进程变慢一天。考虑到两个装甲集团军在前期作战中已用完第个油基数,霍夫曼同意该调整并责令迅速加强前线补给。
5月30日傍晚,东方集团军群先头部队抵达坦波夫防线,陆续与2个装甲集团军进行换防,换防工作陆续持续到6月1日深夜才结束,对坦波夫包围圈的主导权也全权由魏克斯负责,东方集团军群的指挥部设在了沃罗涅日。
为更好地指挥战事,当天深夜,德军大本营开始南移,由斯摩棱斯克迁徙至哈尔科夫——中央、南方个集团军群司令部合流!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霍夫曼陆续发布一系列调整命令,最重要的是三条:
第一,艾哈德-劳斯上将的第3装甲集团军配合东方集团军群作战,在奥廖尔与沃罗涅日一线待命;
第二,莫德尔大将指挥第2、第装甲集团军负责歼灭敌中央方面军右翼部队;
第三,霍特大将指挥团军群其他部队守住卡拉奇一线。
对坦波夫包围圈里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余部,指挥部形成统一意见:坦波夫之敌不用急着打,留着说不定更有用。魏克斯和蔡茨勒还不死心,还想用这个诱饵吊一吊西方面军或草原军区的鱼——他们不信俄国人会放着巨大的缺口而坐视不理,一旦红军出动,待命的第3集团军立即会有机会。
他们万万没想到,斯大林比他们还着急,当列伊捷尔报告布良斯克方面军连日作战后只剩下20万兵力,各种物资、装备、补给都不充足时,他已完全急疯了——再不懂军事的人也能明白中央阵线出现如此大的豁口意味着什么,更不用提自诩为“战略指挥家”的斯大林。他一方面口口声声不再干涉总参谋部具体指挥,另一方面却明里暗里想方设法准备抽调兵力增援坦波夫,可这种努力在各方面都碰了钉子:
一开始他希望科涅夫能主动站出来表示草原军区愿意出兵支援,结果还没等他开口,科涅夫的求援电报先打到了大本营——报告草原军区面临敌装甲部队威胁,所部不堪使用,要求迅速增加兵力和物资装备;
然后他又希望把希望寄托在梅列茨科夫身上,希望抽调兵力去进攻奥廖尔以减轻坦波夫的压力,梅列茨科夫没明着拒绝,但提了一个要求:西方面军抽调兵力会削弱对莫斯科的防御,他希望大本营能放弃对列宁格勒方向的支援,把兵力补充到莫斯科来,然后由他派兵去进
攻奥廖尔,简而言之是要求把沃尔霍夫方面军并入西方面军。
虽然霍夫曼在交代北方集团军群作战任务时已明确指出围困而不是攻占列宁格勒是当前的关键,但斯大林在政治上绝不容失去列宁格勒——宁可失去坦波夫都不能失去列宁格勒!因此他不肯将沃尔霍夫方面军抽调到莫斯科,只答应让独立第集团军南下。
虽然独立第集团军编制偏大,人数超过15万,但还是远远不够,梅列茨科夫赞同总参谋部的意见,认为德军在中央地区至少还埋伏了一个装甲集团军,加上奥廖尔地区的坚固防线和固守的10余万兵力,任何少于30万兵力的进攻行为都是送菜,因此继续伸手索要兵力和资源。
围绕着挽救中央防线的讨论,迅速在莫斯科大本营激起涟漪。
斯大林先是皱着眉头听取了朱可夫的报告:巴格拉米扬已开始进攻卡拉奇,但作战十分不顺,意大利人不但依托坚固防线进行顽抗,德军航空兵也给前线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坦波夫危在旦夕,列伊捷尔同志求援的电报一份接着一份打给我,卡拉奇又迟迟打不开局面。”斯大林拿着心爱的雕花烟斗,语气虽然还算平静,但内心的焦虑不安却跃然纸上,“康斯坦丁同志,接下去您打算怎么办?”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同志能坚持到底,至少坚守到卡拉奇完全攻克为止。”朱可夫很为难,中央方面军没有空中优势,巴格拉米扬手里的部队打起来束手束脚,更意想不到的是,防守卡拉奇附近的部队——2个意大利步兵师和1个意大利装甲师实力居然不弱,旁边还有2个德国步兵师提供侧翼掩护,打起来很不顺畅。
“请告诉我,攻克卡拉奇还要多少时间?”
“可能还需要-10天。”
“我不认为坦波夫还能坚持那么久。”斯大林摇摇头,“一旦坦波夫丢失,整条战线会出现巨大漏洞,哪怕届时攻下卡拉奇也无济于事,必须用另外办法。”
“您的意思是?”华西列夫斯基已知道这两天斯大林偷偷摸摸在联系部队,对这种私下动作,他与朱可夫完全清楚,但都装作不知,也不点破。唯有一点两人意见高度一致:决不能向坦波夫派遣援兵,那一定会被吃掉。
“我想成立莫斯科方面军,由托尔布欣同志担任方面军司令员,负责莫斯科西南、南部方向的防御。”斯大林不动声色地说道,“初步考虑将第集团军和大本营预备队都调入西方面军,然后再从西方面军中划出-5个集团军组建莫斯科方面军。”
鉴于西方面军实力不足以完全支撑两头作战,被逼得没办法的斯大林最后狠狠心把刚刚形成,战斗力还很薄弱的预备队方面军全塞进西方面军,接着又加上第集团军,然后他从西方面军中划出0万部队组建莫斯科方面军。表面看来西方面军的兵力和驻防地都不发生变化,但实际上由于战斗力的缘故,西方面军作战能力下降了一大截。
华西列夫斯基的脸色十分精彩,他装作刚知道消息,惊喜地叫出来:“哎呀,这太好了,但大本营不能没有预备队,您看能不能先把部队部署到草原军区去,让科涅夫同志将草原军区目前的部队拉到莫斯科编组成预备队,这样到秋天我们又能收获一支劲旅。”
面对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华西列夫斯基,斯大林可真是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