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5章办企业不易2

办企业难,办这种有化工污染源的企业更难,加上工厂增多竞争激烈,用工荒,更是难上加难。

当初郝丽娜和俞工所在的国营企业破产,正是因为沿海印染行业兴起,工厂远离市区,生产造成的污水随意排放到村里的两条小河流,他们自己都说,小时候看见河水清澈见底,夏天在里面洗澡可以看见鱼,自从有了印染厂,河水污染严重,像墨水一样黑,连鱼都无法生存,从金峰镇转进港口村,就有一股奇怪难闻的味道,长期生活在此的人不那么敏感,外面来的人就有点受不了。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提高,市政府逐步治理环境,要求还人们清水蓝天。

周董在修建新厂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环保,特地请福州环保局有关人员按国家标准设计污水处理,修建这一块花了很大一笔钱,当时一些股东包括周总都不理解持不同意见,俞工坚决支持,批评他们目光短浅。

事实证明,周董确实眼光独到,凡事走在前面,长乐市环保局把他们公司做为典范,要求每个厂都按他们的标准进行改造,不合格的停产整改。

有的厂老板年纪大,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去市政府开会回来根本不当回事,以为只是喊喊口号,过一段就消停,另一方面舍不得花钱,个别的持观望态度,想等别的厂动了再说。

还有的责怪周董出风头,财大气粗爱搞什么搞什么,何苦连累大家,周董长期不在家,老板娘住在厂里,他们的怨言传到她耳朵里,俞工去村里喝酒,特意过去敬酒解释,哪里听得进去。

市政府环保局下来检查,督促加紧整改,有几家联合起来抵制,有的走后门拉关系行不通,感到事态的严重,不得不动起来。

韩小君所在的染厂的法人代表倚仗市政府有亲戚担任要职,认为可以周旋照顾而迟迟不动,环保局三番两次做工作无效,报请市政府批准,勒令停产整改,机器设备贴上封条,直到验收合格才能开工。

老板一下子慌了,天天跑市政府找关系说情,没有任何作用,这才开始改造,工厂不能生产,员工不能放走,没有一点收入,还要出钱付工资,晚上偷偷生产被发现,给予重罚,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抓紧改造,半年后污水处理验收合格才准许生产,得不偿失。

周京镇就职的工厂,环保检查顺利过关,刚松了一口气,秋天的一个晚上,一家客户货物出厂,忘记拿发货单,仓管理员追上去,刚出厂门,被一辆飞奔而来的摩托车撞倒在地,飞来横祸,当场不省人事,打120拉去长乐医院没有抢救过来,厂里老板以为由肇事者赔偿,可按照新的工伤管理条例,工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死者家属来了20多人,漫天要价,不满足要求,堵在工厂门口闹事,造成交通堵塞,引来众人围观,道理讲不通,最后通过律师协调,按新的工伤条例,赔偿接近0万,在n年前不算大数目,在当下对工厂就是重创,尤其规模不大的厂,股东一年的分红没有了。

加工单价涨不上去,原材料却猛涨,涨幅最大的还是员工的工资,技术工种的人如郝丽娜他们的收入超过个别股东的分红,俞工的年收入几乎跟周总持平,人们称打工皇帝一簇。

工资上去了还不行,其他方面也要跟上,俞工老婆朱惠媛走在前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福利,但员工要求越来越高,住宿要有卫生间空调,伙食不能差,尽管长乐市印染协会多次强调,各个厂统一标准,但有的为了留住员工留住客户,仍然各自采取一些手段,造成相互竞争加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这种行业不吸引人,年轻人都不愿意到印染厂工作,从事染色工作的人,差不多都在四十岁以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一些做印染的老板在上世纪80年代末抓住机会赚得盆满钵满,数钞票数得手软,如今经营艰难,心生厌倦,可厂子卖不出去,其它行业也不景气,只有硬着头皮撑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