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鹤楼,李白开怀畅饮,仿佛对白天的事情毫不在意。“高兄快来!”
李白推开门,走到了外面的走廊之上,看着黄鹤楼之外的滚滚长江。
“看这长江,它从我的家乡流出,万水千山,她送我而来,高兄,你的故乡有大江大河吗?”
李白搂着高适,指着前方的浩瀚长江。
“渤海,黄河都有。”
高适看着长江,和自己故乡的黄河同样的壮观。
“我倒是没有去过黄河,只是读过那首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果然好诗啊!”
李白站在栏杆之上,行走都有些摇摇晃晃。
高适看的很是担心。
“小二,小二!我诗兴大发,想要在你们这黄鹤楼上赋诗一首,伱们这里的诗板在哪?”
李白走回到楼内,喊来了小二,准备赋诗一首。
“客官,你也会写诗?可有功名在身?”
小二诧异的看着李白,在酒楼景点留诗,在这个时代是很普遍的,也正因为如此,酒楼景点也需要进行挑选和辨别。
尤其是黄鹤楼这样名气大的地方。
想要在其中留诗的人多不胜数,他们不可能将每一个人的大作都留下,放在诗板上,否则诗板都装不下了。
所以想要在黄鹤楼留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小二也是见多了想要留诗的人,而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询问是否有功名。
如果有功名,那就代表着有采,留诗当然是可以的。
“哈哈哈哈,指日可得,唾手可得!”
李白说的很是轻巧,仿佛并没有将获得功名看做是什么难事。
“客官,要不我再给您上两个好菜?之外题诗,多费神啊!”
小二一听李白没有功名在身,顿时就婉拒了。
“不要啰嗦,快到我去诗板!”
不过已经有些微醺的李白当然听不出来,表示就要去诗板。
“行行行!”
小二拗不过,只能带着李白两人去到诗板所在的房间。
黄鹤楼已经开了很久了,数百年间,很多人骚客到来,留下了不少的诗。
“小二,你们黄鹤楼至今为止,最好的诗题在那块诗板上?我就要题在旁边。”
李白对周围的诗都看不上,直接就询问小二最好的诗在哪里?他要题诗在旁边。
“至今最好的一首诗?小的也不懂啊,但四方来往的客人们公认,是前年刚刚题上的,崔颢崔公子题的。”
小二只是一个下人,本身没有多少问化,对于诗的好坏也不懂。
但是这黄鹤楼中,人墨客来往太多了,小二不懂他们懂啊。
而这些客人公认最好的诗,是崔颢题的诗。
“崔公子出自崔氏,崔家您知道的,六大世家之首,这位崔公子,二十不到,已经高中进士……”
小二一边带路,一边说着崔颢的来历背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