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的长安,早已经是沸腾。
不论是朝中,亦或是各地的百姓,全都欢呼大秦的胜利。
大秦胜利,百姓自豪。
大秦胜利,官员自是得利。
毕竟大秦越是强盛,
官府体系中的人,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这是毋庸置疑的。
长安,皇城中。
后宫。
黄月英作为一国之母,虽说不理政务,不参与具体政务的运转,但很多事情,也会通报给她,毕竟黄月英是大秦的国母。
此刻黄月英身边,还站着一个孩童。
孩童生得器宇轩昂,诉说只有八.九岁的年纪,但实际上,却是极为高挑,身高不亚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且他相貌沉稳,俨然是一个小大人的样子。
这孩子不是别人,赫然是张绣的儿子张承。
如今的张承,都已经是快九岁了。
九岁的孩子,已经懂事。
尤其张承早些年,就已经是被送到了长安院中,交给郑玄、庞德公、司马徽等一众大儒教导,不是养在深宫的孩子。
不论是郑玄,亦或是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等人,都不是浮于虚名,都不是夸夸其谈之辈,相反是极为务实的。
张承跟在郑玄等人的身边,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亲自实践,而且即便他是大秦国的太子,却没有得到任何的优待,所以更能体会到百姓艰辛和不容易。
恰是如此,张承才有如今的沉稳。
张承道:“母后派人通知儿臣回宫,不知道有什么要事?”
黄月英看向张承,道:“承儿,你父皇即将回宫。徐尚说,你是太子,要率领武百官一起,到城门口去迎接陛下归来。”
“啊,当真是父皇要回来了吗?”
张承一听,
顿时激动起来。
对于张承来说,他自幼的时候,就是听着张绣事迹长大的,知道张绣的各种事迹,知道张绣的各种传奇事情。
一桩桩一件件,张承都是熟稔于心,他是极为敬仰自己父皇的。
所以一听张绣回来,内心无比欢喜。
黄月英笑道:“看你那急切的样子,你父皇已经灭掉了燕国,率军凯旋。如今,即将到了。你且在宫中等候片刻,自有内侍来通知。”
“儿臣知道了。”
张承恭恭敬敬的应下,很是懂礼节。
这样的张承,也是黄月英自豪的,毕竟她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事实上,都这么些年了,张绣膝下也就是张承一个子嗣,暂时没有其余的仔细,毕竟张绣年年都外出,极少有时间留在宫中,子嗣少也是情有可原的。
黄月英想了想,又开始考校儿子的功课,毕竟她也是名门出身,对于经典是知悉的。她每一问,张承都能轻易回答。
黄月英问了一会儿后,便彻底没问题,反倒是张承,依旧是一副轻松样子。
这更是令黄月英赞许。
“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却是有一个内侍快速的进入。
内侍躬身向黄月英和张承行礼,便道:“徐尚说,陛下即将抵达长安,请太子前往。”
“知道了。”
张承拂袖道:“带路吧!”
“喏!”
内侍转身就往外走。
张承向黄月英揖了一礼告辞,然后就跟在内侍身后,急匆匆的往大殿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