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人的队伍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把矿区打造的像模像样了,在落日的余晖下,矿山脚下的营房连绵一片,管后勤的士兵已经开始埋锅造饭,一缕炊烟袅袅升起直通云霄,虽然不是大漠却有几分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之气势。
沈瑞和孙承宗坐在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上,两人都没有说话,但是看着山谷中已颇具规模的矿区,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矿石的采集点已经确定完成,上午已经开始试采,矿石不错,铁含量相当丰富。
沈清负责的三十个泥炉已经造好,静静的矗立在河谷里,只等点火便能锻造,沅伯已经叫人摆好了砧台,三十块铁砧整齐的摆在案上。
在河谷的另一侧,做泥炉剩下的粘土还有很多,被士兵堆在一起,像一块小山包,而旁边是士兵采回来少量的石灰石。
顺着河谷向北延伸,一条经过简单加宽和修复的道路直直向洛西村而去,路两边被砍伐的树枝已经干枯,一些半干的树杆堆放在两侧。
原来被杂草灌木和高大树木包围的山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视野十分开阔的地带。
矿山的四周安排了八个哨所,最高处设置了两处警戒点,时刻关注着矿区周边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能第一时间发现情况。
顺着哨所向南,峡谷的转弯处,一堆新修的梯形堤坝已经初具雏形,在堤坝的中心位置设置了一处排水口,此时正哗哗的向下流淌,堤坝没有成形,湖泊自然还未蓄水
在堤坝下方不远处,刘木匠正带着几个人用士兵砍伐回来的木材制作高大的水车,此时水车的骨架已经完成,待固定好之后,装上挡水板便可投入使用。
宋石匠这边也没闲着,一个硕大的磨盘已经雕刻出一半,宋石匠带着几个工匠挥锤砸堑,铿锵之声在山谷之中回荡不绝于耳……
孙承宗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神之中闪现出希望的光芒:“马上就可以冶炼了,三千斩马刀和五千腰刀怕是指日可待啊!”
“嗯!”沈瑞道:“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去办一件事岂有不快之理,上面开矿下面冶炼,兵器就能源源不断的制作出来,如果再能把路修好,或许能赶在明年元月之前运抵前线……”
说起前线,孙承宗不禁皱了眉:“前线经过几次战斗兵器损毁毁严重,战败一次便会丢掉大量的兵器的盔甲……所以,这兵器一直都处于紧张状态,还有沈兄不是说明年金兵会进攻宁远吗?宁远现在是一处孤城,粮草兵源必然短缺,如果能在后金在进攻宁远之前将兵器送达那最好不过了。”
“锻造出兵器应该不成问题。”沈瑞道:“现在算来差不多还有四个月时间,按每天每个砧台锻造出三把计算,三十个砧台一天出九十把兵器,八千的数量需要将近三个月才能完成,剩下二十几天时间,从此处运抵前线时间上还是挺仓促的,到时又正值年关前后,如果遇上雨雪天气,道路难行,怕是还会耽搁一些时日啊……”
“这么说,要在后金攻打宁远之前将兵器送到袁将军手中……还是有难度的?”
“嗯!”沈瑞道:“路途之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难度还是有的……”
“那我们能不能每日锻造兵器的数量住上提一提,这样留下在路途上的时间就会充足一点。”孙承宗说着看向沈瑞。
“这个方案我也考虑过,不过,只是但心兵器的质量会下降啊……”
说到此处两人都沉默了,兵器质量的下降就代表着战力的下降和士兵的生命保障的降低,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那我们是否可以分批分几次运抵前线……”孙承宗又道。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样的话咱们的士兵就会疲于奔命,在以往的战事中,负责押运粮草的士兵已经出现过半路溃逃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损失岂不是更加的严重……”
“这个……倒也是……”孙将军戎马一生,这种情况还真真遇到过几次,那损失想想都肝疼。
两人的对话,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沈瑞想来想去也只有修路这条途径是最便捷有效的。
过了一会,沈瑞道:“我觉得想要在年关前后将兵器运到宁远,靠提高产量降低质量来赶时间是不可行的,我们需要修路……”
“修路?”
“嗯!”沈瑞道:“现在的路晴天崎岖,雨天泥泞,现在虽然粗修了一条路,行人倒是没有问题,但是却行不了马车,大石挡车轮,小石陷车轮,如果铺上泥士,若遇上下雨一样是泥泞难行,况且,这条粗修的路连洛西村都未到达……”
“我们急需一条水泥道!”说到此,两人不禁异口同声。
水泥道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但旱涝都可保障通行,最重要的是后勤调动人马和粮草兵器会十分迅捷。
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两人都懂,在以往的战事中,遇到需要相互支援的时候,延误战机时间最多的便是在路上。
修路倒是也不难,矿区走上正规之后抽调出来一支部队进行修路
也未尝不可,再发动一下附近的百姓……不说修到边关,至少修到和官道对接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从矿区到官道这一路也十分遥远,但有几个月的时间,应该也是可以修通的,待上了官道,虽然比不了水泥路,但至少比山里的路要快上很多,在年关前后运抵宁远城应该也是不成问题的。
若是修通水泥路,那就更有保证了。
可问题的关健在于,现在造不了水泥,没有瓷窖就烧不了石灰石,没有石灰石就……
“哎!”两人显然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现在这水车和石磨也快要建造完毕了,一但开始冶炼就会产出矿渣,一日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