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八月三日,连续几天,明军大量建造攻山器械,比如轒辒车,尖头轳,巢车,幔车,壕桥等物。这些器械,等若是攻城武器的翻版,只不过更轻便,更灵活罢了。
除此之外,还大量云集辽东守军,各总兵麾下的车营,又集合大批的民夫,收集各处的独轮车,双轮车,长板车等,用来载运土袋土筐,作为将来填壕之用。
大明庞大的人力物力,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大量的攻山物资,源源不断汇集起来。
明军的意图,清军敏锐察觉到,这些天,往黄土岭处调动的兵马明显多起来。他们的哨骑,也频繁前往松山堡近处窥探,明军哨骑精骑,坚决反击,双方展开一系列交锋战,松山堡周边的火药味,越发浓厚起来。
与此同时,最后的攻山战术,各官各将,也进行反复的商议,其中不泛激烈的争议。
王斗早在东路时,就有粗略的辽东地形沙盘图,到达松山后,又经过这些天的勘测,各处的山势地势,描绘得越发详细起来。靖边军的沙盘,洪承畴等人也是赞赏不己,有了精细的沙盘地图,纸上谈兵成为真正的可能与实现。
清兵的防线很清楚了,他们的重炮,就是打十斤以上的红夷大炮,部署在最山顶上,围着一些墩台而设。打五、六斤炮子的火炮,布置在中层。还有一些小炮,佛郎机炮等,布置在前沿山岭防线。
然后这些火炮与壕沟土墙相配合,加上一些鸟铳弓箭等。每道防线,主要是汉军与高丽军持鸟铳三眼铳。正牌鞑子兵持弓箭,盾牌大刀,作为其后肉搏之用,也不无作为督战队之意。
似乎山岭上,还有一些弩箭、投石机、灰瓶炮子等武器,看来黄土岭的清军。是将寨墙当城池守了。
王斗建议攻山时,队列展开可以稀疏些,防止对方跳弹造成严重杀伤,若对方结阵逼来。就布阵紧密些。
这个很容易办到,一般各军结阵时,都以喇叭,也就是吹天鹅声摆开阵列,每兵每队间都有留出空地。
凡喇叭吹单摆开。每一小队相平距离一丈五尺,若再吹,就更松,或更密。疏与密,左转右转,单靠喇叭声就可以办到。当然,摆开的快与慢,也与各军精锐程度有很大关系。
王斗这个建议,杨国柱等人当然没有异议。
王斗还认为,大量的民夫车队。攻山器械,车营火炮等,不必集于前军,这些都是近战利器,难以远战。
特别车营的佛郎机等炮,你能一边走动一边开炮,还能打中目标敌人?那真是炮神附体,自行火炮降临,攻到敌方寨墙前再出动好了。
王斗的提议,让各车营将官松了一口气。想起己方布于前沿,在鞑子炮火下行进,各人也有些发怵,忠勇伯的提议。再好不过。
所以行在前军的,便是各车营的轻式战车,尽可能的掩护将士。可能的伤亡,也没有办法,目前的大明,还没有能抵挡红夷大炮的战车。便是有,也沉重之极,难以推行。
这点上,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山西总兵李辅明,都有考虑到,只是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打仗,就有伤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不过接下来王斗的建议,让神机营前营副将符应崇有些犹豫。
王斗的建议,就是神机营火炮尽可能推近,支援攻山的友军。
当然第一波攻势,是先夺下清人第一道山岭防线,那是以一些敌台,火路墩,寨墙组成的敌防。
大明朝在辽东大造墩台,典型的三里一墩,五里一台,特别敌台,多是二层空心敌台。一般高三、五丈,周围阔十二丈、或十七、八丈不等。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多用大条石砌成,非常坚固。
松山堡周边山岭,也有好多这种墩台,平日设百总,台头不等。不过清军围困锦州,松山各地,松山堡附近的火路墩与敌台,早被清军攻下,反被据为清人防线之用。
进攻这道防线,神机营火炮,并没有任何危险,远远轰炸便可,主岭上的清军火炮也打不到他们。便是打到,好几里之远,能有什么威胁?
不过攻下这道防线后,王斗建议将攻山指挥部设在此处,神机营炮营,也可以布置一部分在这里。
他说道:“娘娘庙楼台,离黄土岭不过二里多,主岭之上,也有一个敌台,作为敌酋盘据之用。若设炮营此处,就可威胁射程之内的贼奴守军,为攻山的友军,提供最大援助。”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便是炮营推到此处,一路过来,就要面对山上清军火炮的轰击了。而且据在原东奴第一道山岭防线处,还会与主山岭的清军展开炮战对射。
看看符应崇的脸色,王斗安慰道:“放心吧,他们打十几斤炮子的红夷大炮,最多打三、四里。不过三、四里能打到什么?除非密集的军阵,所以火炮一路行来,还是安全的。便是此处离山岭二里多……他们火炮要打到炮阵,也难。所以神机营炮营布置那边无忧。再说了,神火飞鸦,臼炮等利器,上山后不布置在那边,也打不到贼人啊。”
杨国柱等人极为心动,洪承畴抚须道:“忠勇伯此议,大为可行。”
看符应崇还在脸色变幻,王斗说道:“若事不可为,我靖边军炮营,会上来支援的。”
靖边军的火炮,军中红夷六磅炮,可以打到两里多,红夷三磅炮,也可以打到近二里。推到该处炮阵,可以与清营中的红夷十二磅炮争雄。
这样,神机营前营副将,终于下定了决心,战场打仗,想要军功,怎能不冒点危险?拼了!
……
最后的部署完毕。八月三日一大早,明军攻山主力,策应大军,攻山器械等。源源不断汇集到松山堡东面旷野丘陵上。
人叫马嘶,哨骑呼啸,鼓号之声不绝,杨国柱的宣镇军一万五千人大部出动,共计四千骑兵。八千步军。
这八千步军都是新军,个个神情严肃,一色云翅盔,长枪兵皆着红色齐腰甲,红青交加,色感动人。火铳兵,持着东路精工鸟铳,全部穿着红色棉甲,望之有若火云。
他的大军,布于大阵正前。
山西总兵李辅明。也率着麾下大军布于杨国柱身旁,全部约有一万余人。
他本部人马约五千,其中骑兵三千,还有镇内一些参将,游击等兵马,步骑三、七分,或四六分不等。其中一些人马,当年还随虎大威与王斗并肩作战过。
或许到辽东久了,他们的军马打扮,有点类似辽东兵将。
骑兵穿着内嵌甲叶的长身罩甲。有臂手铁盔,步兵则头裹折上巾,或戴红笠帽,穿齐腰甲。短罩甲不等。这种短甲,基本内中没有甲叶,只在表面钉些甲泡。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也领麾下人马到达,在辽东,他节制的兵马共有二万多人。比辽东总兵刘肇基还多,其中更有家丁二千。按步骑四、六开,他的麾下,还有骑兵数千人。
他从宁远随蓟辽总督洪承畴出发后,留守部分兵力,不过此时在松山的兵马,仍有近两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