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籍小说网>其它小说>皇帝培养太子> 第454 无法遣散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4 无法遣散1

当兵参与训练虽然累了一点,但是,那只是累上一时,修筑堡垒的民夫,可是要在整个白天里都要干活的。

但是,金珏到底还是小觑了蜀兵们的脆弱程度。当金珏公布这个新规定之后,新兵和老兵当中,很是有一些人,迅速脱下了军装,扔下了手中的武器,加入到了修筑堡垒的民夫行列。

这不,一天的时间,就给他凑够了一万名民夫,足够在西城同时修筑堡垒的民夫人数了。这些放下武器的益州百姓,大多数都是还没有成家。且家中有壮劳力或者人丁不多的年轻人,他们认为,当民夫虽然累一点,但也比当兵吃粮强多了。他们现在的状况,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状态。

相反,一天的时间里,三万名民夫当中,愿意参军的不足十指之数。

害怕这个势头最终无法遏制,很多将领和法正一起联名请求金珏立即收回这个命令,可是,金珏却硬顶着不肯松口。

不仅如此,金珏在第二天又立刻派人到其他三营里,当着所有士兵的面宣布了一个新的决定,当新招募的士兵主动加入到民夫行列满一万人的时候,之前从新都城招募来的民夫,便会被放回去一万,这个新决定立即执行。

北城的民夫可以立刻回家了。

不过,那些由士兵转为民夫的益州人,在成都城未被攻破之前,既不能随意离开,金珏也不会像放走新都城民夫一样,放他们离开。凡是逃出营地被巡城的士兵抓到的,一律按照逃兵论处,杀无赦。

事实上,金珏早就想放那三万新都城民夫离开了,他对这三万朴实的益州老百姓是心怀愧疚的。

与这个时代的所有诸侯不同,金珏并不赞同,官府免费征发徭役。可是,金珏初来益州,之前一直都在打仗,接着,又遇到了下了数场罕见大雪的寒冬。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让他发展地方经济,光靠各县府中,以及打土豪劣绅获得的粮食,根本无法不足以支付这三万民夫的雇佣金。

趁着这个机会,刚好可以让他们回家,跟家人团聚。

可谁知,情况又有了变化。

负责去传令的小刘三十一又跑了回来,他如今成了金珏身边的亲卫头领,负责保护金珏的安全,同时,负责指派传令兵向其他各营传达金珏发布的各项命令和指示。

就见刘三十一兴高采烈地跑进金珏的大帐,兴奋地禀报道:“公子,属下亲自去传令的时候,北营那一万名民夫全都不愿意离开?”

“哦,这是为何?”金珏闻言,就是一皱眉头,大惑不解地问道。

“公子,属下问清楚了,益州这里并不像外面传说的那么好,普通百姓家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存粮,又因为您去年突然攻入广汉郡和蜀郡,将城外的粮食收割一空,使得城外的普通百姓没有得到任何的收成。靠着您,去年那场大雪当中,蜀郡和广汉郡没有一个百姓是因为冻饿而死的。

不过,公子您若是这个时候放他们回去的话,一家人非得全都饿死不可。……”刘三十一眉飞色舞地将自己问来的情况,一一告诉了金珏。

金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这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城内的百姓还倒罢了,毕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靠自己的手艺讨生活,金珏军在这些地方的军事行动又非常迅速,并未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可是,城外的农民们,佃户们,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古代,除了地主和商人之外,普通百姓家中一般都是没有存粮,他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到头来,除了需要向官府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之外,同时还需要向地主们缴纳更为繁重的地租。地主们收取五到六成的地租,都算是仁慈的了,还有收七成或者八成地租的地主。

尤其是到了东汉末年这个节点,各地世家豪族林立,他们通过强取豪夺,和地方官府勾结,大肆兼并土地,既导致当地普通百姓们全都沦为了他的农奴,又致使中央和地方官府都无法收到足够的赋税。

朝廷保护北方边疆不被鲜卑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侵袭,那可是需要很多钱粮的。

去年的时候,金珏之所以率领部队那么急着突入到广汉郡和蜀郡北部,就是要赶在秋收之前,将这些区域掌控下来,最起码,一些暂时无法攻破的城池,比如锦竹关、涪县或者雒县,将之围困起来。使得城内或者城外的世家无法及时收获秋粮。

幸好,金珏这种突袭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都城以北,除了梓潼县以北区域,广汉郡和蜀郡各县全都被金珏军攻破了。

城外的粮食也全都被金珏从各个县城内抽调的民夫收割一空,敢来跟金珏争抢田间秋粮的地主,全都被金珏派人杀光了。

这也是导致金珏控制的这些区域内,乡里百姓要么被金珏和魏延派下去的侍卫招募为兵,要么携家带口,逃入山中,要么就是携家带口一起逃到县城之内。

结果,选择中间选项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死于去年冬天那场大雪之中,要不是金珏主动派人救济和支援,就连任安接纳的那些徒弟和百姓也有很多人会因此而死。

而选择当兵或者逃入各个县城之中的百姓,由金珏派军队给城中的百姓统一分发粮食和御寒之物。好不夸张的说,这是益州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益州县城里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因此而冻饿而死的百姓。

这件事让那些被金珏派人掳劫而来的、心中对他并没有太多好感的士人们全都刮目相看。

与后世人不同,这个时代的士人,都认为,必要的时候,对百姓们采取强硬手段,未必就是坏事。只要这种强硬的手段,到最后,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就成,尤其是对老百姓而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