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如果搞好了,也不是不能找其他部门要资金。
比如团中央等部门,也不是不能打秋风的。
所以说,至少在1983年,央视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总之,领导过关了后,拍摄自然不成问题。
央视别的没有,摄制组那是齐全的,甚至是超编的。
没听错,央视此时的摄制组,真的是超编的。
实际上,八十年代初,央视的制作人员跟后勤人员是相当多的,原因么,懂的都懂。
后来经过了不断的改革,才被不断的精简下去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制作跟后勤。
央视的前台主持人之类的,还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主要原因是央视节目时长就那么多,节目组就那么多,而每个节目组能镇得住场子的主持人也就那么几个。
比如赵中翔老师,此时已经是央视一哥了,相对来说,陈夺老师都还要略逊一筹。
自然了,像这种新出的节目,肯定不能让赵老师这种一哥去主持。
实际上,按照定义,这个《广而告之》的栏目,根本不需要主持人,需要的是内容本身。
按照曹志强的说法,不需要搞什么片头片尾浪费时间,也不需要搞什么主持人出来讲解跟说教。
就直接上片子,直接用内容打动人心,直接让观众自己琢磨其中的内涵。
因为是直接上片子,所以必须要内容集中且精干,要比小品更精悍,冲击力要更强,而且一定要有好的背景音乐。
画面跟音乐相结合,才能在视听方面达成足够的冲击。
嗯,其实曹志强就差说直接搞tv了。
不管怎么样,节目组有了,经费有了,第一个节目的创意计划,甚至背景音乐都有了,可说是万事俱备。
拍摄过程很顺利,毕竟此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技术镜头,就是把一些曹志强说的那些镜头拍好,然后再去芜存菁,剪辑到一起,最多是光影变化注意一下,突出一个从黑暗到黎明。
这样的一个画面,配合《红旗飘飘》的背景音,那就完美了。
与此同时,为了拍好这个正能量的公益广告,节目组在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的组织下,还专门请了中国交响乐团跟中国交响乐团的合唱团来伴奏。
在交响乐团以及合唱团的伴奏下,在曹志强那独特嗓音的倾力演唱下,共同谱写出一曲相当振奋人心的《红旗飘飘》!
这种配置,可远比曹志强自己拿着个吉他,在录音师自弹自唱要强太多了。
甚至是,曹志强还忍不住把这次合唱版给录了音,征得交响乐团同意的情况下,重新制作了一版交响乐版,直接做成了黑胶唱片。
换言之,黑胶唱片版的单曲,直接就是交响乐版,不是录音磁带版的自弹自唱。
与此同时,交响乐版以后也会在今后的音乐专辑合辑中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把中国交响乐团伴奏的版本,顺便录制成唱片发行这件事,交响乐团本身原先是不要钱的。
因为这本身是个政治任务,而中国交响乐团此时也不是个盈利性组织。
但是曹志强还是坚持要给交响乐团来参加过配乐的人,包括每一个参加过的人分红。
具体分红比例,他还自己写了个合同,写明具体的分成比例。
是的,就是他自己写了个合同,强行拉着交响乐团负责人签字按手印,还拍了照留念。
按照曹志强自己写的合同,只要是有他们参与的交响乐版本的《红旗飘飘》发行,那么交响乐团就可以获得该产品发行纯利润的百分之十。
是的,是纯利润的百分之十,不是定价的百分之十,区别可大了去。
这个公司纯利润,是指华夏音像公司发行这首歌的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剩下的那部分利润。
如果发行的唱片是专辑,歌曲不止这一首,那么就简单的除以专辑歌曲数目。
总而言之,曹志强不能让那些人白干活,市场经济,多劳多得嘛。
嗯,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曹志强这么做的本质,是想拉拢这个交响乐团,以后不但可以合作的更顺畅,而且万一今后要维个权啥的,也人多势众不是。
就这样,经过忙碌而匆忙的准备,央视的这个广而告之节目,也就是《红旗飘飘》这个倡导大家热爱国旗热爱生活的tv,不,是公益广告,就在五月三十日星期一的午间新闻之前,第一次正式播出。
没错,按照计划,这个节目是在午间新闻之前播出,播完之后就是午间新闻,就时间段来说,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播出方面,是每一期节目连续播一周,每周一换。
换言之,到了六一儿童节这天,这个《红旗飘飘》的节目已经连续播了两天。
节目效果嘛,那只能说是相当的好。
大家有没有从节目中感受到爱国情操不知道,至少《红旗飘飘》这首歌,已经被广大观众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