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强敢说出了事有我,自然不是胡吹大气,而是真的很有底气。
原因就在于,曹志强不是从底层做起,然后再慢慢往上爬,而是先找了大领导那种顶级大佬,然后再利用这种大佬的关系, 狐假虎威的搞出一个出版社。
这种高屋建瓴的方式,本就跟一般老百姓的小打小闹不一样,哪怕庙再小,那也是有后台的。
更别说,红光出版社作为红光机械厂的下属单位,背靠红光机械厂这种大国企, 本就是一个国营单位。
在这个时期, 只要是国营单位,通常很难被一般的基层人员刁难。
实际上, 搞了这么久,尤其是跟出版局的局长等领导接触过之后,曹志强也不再是原先那个啥都不懂的新嫩小白了。
至少对出版业,他是有了一定了解的。
其实在这个时期,像出版社这样的单位,本质上跟一個工厂没啥区别。
只不过普通工厂是生产工业品,而出版社呢,则是生产化产品,比如图音像制品。
换言之,出版社其实是一个生产单位,只是生产的是化产品罢了。
与此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出版社不光是一个生产单位,其实还是一个发行单位。
这就意味着,出版社生产出来的化产品,比如自己制作的图音像制品,也可以自行售卖,不用非得卖给新华店。
只是相对来讲, 新华店的发行渠道更广,所以一般都会直接把卖给新华店,让新华店代为销售。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讲,他们不会去一家出版社买,都是去当地新华店买。
然而,如果有一些私人想要绕过新华店,直接跟出版社买,那也没啥问题。
只要出版社的售价不超过定价,就不存在倒卖问题。
反倒是新华店这里,要是一直通过新华店大量出货,问题很多。
首先就是性价比问题。
如果一直通过新华店出货,那曹志强的出版社赚的就少。
毕竟他是先把货卖给新华店,新华店再大批量的卖给其他读者跟二道贩子。
这样的话,货卖的再多,曹志强也只能是每本卖五元钱。
可要是让那些二道贩子来他出版社买,那他一本就能卖八元钱,比卖给出版社还多三元钱, 何乐而不为?
其次, 是口碑问题。
过度的饥饿营销, 一直买不到货,也会惹恼普通读者,进而造成口碑下滑的。
虽然曹志强的备货量很多,但问题在于,新华店是国营单位。
国营单位的性质,就是一本卖的好或者不好,那利润都是要上缴的,新华店的普通职工没啥好处。
这样一来,新华店的员工自然不乐意补货。
因为此时新华店的每家店铺,每天上货多少,都是计划好的。
比如新华店的一个店,每天从你的出版社进多少售卖,这都是按照原先就计划好的指标来,通常来说不能变。
上面把指标定下来,那么新华店的员工,就会按照指标去进货。
这个指标通常是一个弹性指标,比如每天最少进货多少,最多进货多少。
一般来讲,只要进货指标完成,新华店的人就可以不再进货。
哪怕新华店的某本突然卖断货了,他们也不会及时补货,而是等到下一个周期,也就是明天再去补货。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一些畅销经常出现卖断货,然后群众一大早排队购的情况,这主要就是新华店周转太慢的缘故。
因为指标内的进货行为,是必须要做的,但指标外的补货行为,是可做可不做的。
在工资奖金不变的情况下,新华店的员工,干嘛要累死累活的去补货?
反正补货也不会有额外奖金,他们闲的蛋疼才去补货。
有那个时间,在自家仓里歇一会儿,打个扑克唠个嗑,他不香么?
之前新华店不到半天功夫就把《江湖行》售光,当天没补货的原因就在这里。
然而,到第二天的时候,之所以只把进货数量增加到每天五万套,不能提高到十万套甚至二十万套,这又为何?
原因就在于,五万套每天,这属于这家店计划内的最大指标,再高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