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闵安走进房,看见戴无忧站在架前正盯着那一排排的籍,似乎在找出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来。
听见门口的声响,这才转头朝着他的方向看了过来。
戴无忧歪头看着他,眼神里似乎在询问怎么这么快就赶过来了。
杨闵安耳朵微红,走上前问道:“姑娘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上次经过虞清欢传来的信件让他避过长公主与吴卿芸的算计后,杨闵安虽然不曾与旁人提起过这件与虞清欢有关,但是也暗中给虞清欢送了不少谢礼。
毕竟若是没有那封信,他无法想象自己未来的人生会如何。
现在的他虽然有着探花之名,但他也清楚皇帝对于自己的不待见,所以让他去云城他也不在意,总比留在京城里处处受排挤要强些。
戴无忧笑了笑,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原本打算明早就出发去云城,但是听清欢提起,你恰好也要去云城赴任,所以过来问问你要不要一同前去,正好一路上可以有同伴相互照顾。”
听到戴无忧的话,杨闵安微微一怔,惊讶道:“姑娘要去云城?”
戴无忧点头道:“是的,我从小就是在云城长大,这次不过是故地重游罢了。”
杨闵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这姑娘看起来身上有着一股潇洒肆意的感觉,带着见惯广阔天地的豁达性子。
他问道:“还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我姓戴,戴无忧。”戴无忧说道,“算起来我应该比杨公子要年长八岁左右,你可以称呼我一声阿姐。”
杨闵安微怔,问道:“那戴姑娘成亲了吗?”
戴无忧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摇头道:“并未。”
她从前是有个未婚夫的,只是父亲去世后那家人就开始看不上自己的身份,嫌弃她一介孤女无法给其助力,竟然让惠灵寺的和尚散播她克死父母亲人的批命,还扬言说她未来还会克夫克子,想要以此来退掉婚事。
她得知此事后便一个人单枪匹马打上惠灵寺大闹一场,才得知这竟然是那未来婆母做出来的恶心事情。
她戴无忧虽然是孤女,但也绝不会让人欺负到头上来,当即退掉了婚事。
只是退婚没多久,她就因为找到一些父亲的线索被吴爻给抓住关进地牢里了。
杨闵安心中虽然疑惑戴无忧为何还未成婚,但他无意窥探别人的隐私,便不再多问,只是道:“还未成亲唤作姑娘也不算逾越。”
戴无忧自然不会去计较这些,只是问道:“杨小公子打算何时出发去云城?”
杨闵安道:“既然你原本打算明日出发,那就按着你的时间来,明天午时之前我们城外的十里亭相见。”
戴无忧有些意外:“可是你不是有三个月的假期?”
科举高中后的进士们都会有三个月的假期处理其他事情再赴任当值,她实在没想到杨闵安竟然能说走就走,还做好了再等一些日子的准备。
见她面带疑惑,杨闵安解释道:“反正在家中无事可做,还不如提早些时候去云城,可以多了解些当地的风土人情。”
话虽是这般说,但其实这几日他在家中过得确实有些压抑,父亲在官场多有不顺,几个哥哥对他虽然面上不显,但是看得出来对他当初的做法还是有几分埋怨。
即使今日戴无忧没有来找他,他也打算在这几日出门游历些许日子再去云城。
远香近臭,离得远些后家人自然就会和谐些许,
只是这些事情,自然不便与戴无忧提起。
戴无忧听到他这么说,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来:“行,那就约好明日十里亭相见。”
等戴无忧走后,杨闵安这才想起来行李还未收拾,连忙朝着房间里去开始收拾去云城要准备的东西。
第二日一早杨夫人正在用早膳的时候,杨闵安院子里的小厮匆匆忙忙地赶过来。
“夫人,不好了。”小厮一脸急切地上前对杨夫人禀报道,“少爷不见了,桌子上只留了这一封信。”
他将信递了上前,满脸忐忑,毕竟他是被杨夫人安排在少爷身边一直监视的,如今连少爷带着两个干粗活的小厮跑了都不知道。
杨夫人皱眉,放下筷子接过小厮手里的信件,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最后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让你看好少爷,现在连人跑了都不知道!”
小厮连忙跪了下来:“小的见少爷昨日还好好的,跟往常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小的也没觉察到有什么不对。”
同在一起用膳的两个杨家儿媳面面相觑,看向杨夫人道:“母亲,小叔子这是去哪里了?”
“他已经去云城了。”杨夫人没好气地对两个儿媳说道,“都怪你们平日里总是板着一张脸说些不知所谓的话来,闵安当上探花郎那时多风光的事情,在你们眼里却落不到一点儿好。”
两个儿媳在心里叫冤,她们不过是随口说了两句,哪里想到这不靠谱的小叔子竟然不打招呼就跑了。
明明是公公和婆母他们自己也是颇有微词,怎么这会儿倒都成了她们这做大嫂的错了?
杨夫人有些后悔地说道:“原本还想着在他离开云城之前将他的婚事定下来,不然等去了云城还不知道要蹉跎多少年才能调回京城,这闵安的媳妇儿还是得找京城里的大家闺秀。”
可惜杨闵安接连两门亲事都黄了,虽然高中探花郎却不受皇帝待见,婚事自然变得艰难起来。
大儿媳附和她道:“母亲说得是,云城那种小地方,想来也没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好姑娘,又怎么能比得上在京城里教养出来的女子。”
杨夫人只觉得心都要操碎了,现在杨闵安默不作声就跑了,这亲事只怕是更加艰难了些。
见婆母一副脸色不悦的样子,二儿媳生怕她讲火气撒在自己身上,连忙说道:“母亲,小叔子走得如此匆忙,想必没有准备什么行李。云城那种穷乡僻壤的只怕日子过得艰辛无比,要不要再给他准备些东西送过去?”
杨夫人听她这么一提,早膳也不吃了,起身离开带着身边的嬷嬷去给小儿子准备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