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籍小说网>科幻灵异>神迹有什么用> 第九十五章 瞒天过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 瞒天过海

“如果这里全是战俘修建的,就可以做到。”

我说道:“发动战争,俘虏别国的战俘和普通百姓,然后全部押送到这里,等修建好了之后,最后将那些人和看守的军士全部杀掉,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沈元点头,:“那些战俘没有亲人朋友,死在异地他乡,的确没有人会知道,我突然想到一点,仙图上刻画了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你说有没有可能赵国的士兵根本就没有被坑杀,又或者只有少部分被坑杀,绝大部分的人都押送到这里来了。”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战,其中有一点,就是赵国四十万降兵被坑杀,而战国时期长平的地址,就是今天的山西晋城高平市,考古至今,在高平市发现了一些大型的尸骨坑,由此判定,是当年赵国士兵的尸骨。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些被掩埋的尸骨,其实大部分都带着伤,也就是说,他们当时并不是被活埋,而是先被杀死,然后再掩埋,与史上记载的并不完全一致,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高平市所有尸骨坑里面发现的尸骨确实非常多,但远远没有达到史上所记载的四十万之巨。

如果史记载是正确的,那剩下的人哪里去了,不会真的被押送到了这里,来修建这个庞大的工程吧。

想到这里,我眼前一亮,可紧接着又摇了摇头,对沈元说道:“不可能,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湖北神龙架,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如果是长平之战的俘虏来修建,那么有两个天大的难题,一是楚国怎么可能同意秦国运送这么多赵国战俘来自己的国家,二是从长平到这里,少说都有几百公里的路程,在那个时代,没有火车,汽车,战俘只能依靠徒步,在原始的道路上慢慢的走过来,所花的时间,至少都要按年来算,这一路上,怎么可能不引起注意。”

“这里具体的位置其实是神龙架的西边。”

沈元说道:“按照战国时期来说,属于巴国,而不是楚国。”

巴国!这一点我没有想到,对于地理位置,我并不熟悉,但是巴国我还是知道一点,战国七雄,现代大多数人都只记得秦、楚、赵、魏、韩、燕、齐,这七个国家,实际上,战国时期,还有很多小国家,但他们实力不强,被后人淡忘,巴国就是其中一个。

“巴国在西周的时期就存在了,后来……”

我细细的思索着,:“后来……应该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样子,张义要求秦惠王进攻巴国,但没有得到允许,是芈八子,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支持下,才攻下巴国,巴国的君臣全部俘虏进了咸阳,从那以后,秦惠王设置了巴郡,将巴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而长平之战的时间是公元前二百六十年的样子,如果是这样,那么利用赵国降兵的可能性又大了一点点,但是这些降兵的运输问题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不对!”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长平之战,之所以选择在长平,是因为长平是上党郡以及赵国国都邯郸的交通襟喉和战略屏障,赵国廉颇只要固守长平,那么秦军根本无法涉足上党,更加没有办法接近邯郸,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秦赵两国在长平,都是在沁河设立防线,沁河是一条天然的防线,同时便于军队的补给,除了沁河之外,长平四周的河流资源非常的丰富,不少都与长江相连,如果……如果……”

“如果走水道,那么就有办法将那些赵国的降兵押送过来。”

沈元看着我说道:“是不是这样,叶老板。”

我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伍子衿疑惑道:“不可能吧,叶子哥,那么多人,需要多大的船才能装得下,古时候的船有这么厉害吗?”

我说道:“造船技术是在秦汉两代飞速发展,但是,战国时期的造船工业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在那是时代,已经有造船工厂,不仅可以制造河船,还能制造海船,完全可以造出三四层高的楼船,还有,在那个年代,降兵已经不算是人了,是奴隶,连牲畜都不如,将他们像货物一样堆在船上,只需要十多艘楼船,来回运送,并不是难事。”

沈元点头,:“这样就合理,这里很有可能就是那些赵国降兵修建出来的,好一招瞒天过海,世人都以为四十万的降兵全部被坑杀殆尽,却没有想到,被悄悄的押送到这里。”

“证据,沈老头,需要证据。”

我不满的说道:“刚刚都只是推测而已,而且还是异想天开的推测。”

沈元说道:“证据肯定会有的,这么多人,他们最后难逃一死,只要能找到他们的尸骨,就能确认。”

“就算找到了,也不能确定他们就一定是赵国的人吧。”

伍子衿好奇的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光凭骨头架子怎么能认出来。”

我白了伍子衿一眼,:“如果找到了,就一定会有证据的,比如他们没有完全腐烂的衣服,总会看出是什么国家的人。”

“一定是这样!”沈元非常的笃定。

“好吧,就算是。”

我懒得和沈元纠缠这一点,:“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谜团,秦国为什么要修建一个这样的地方,他们有什么目的?”

沈元说道:“还能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长生。”

这一次我没有和沈元抬杠,更加没有反驳他,因为人杼的出现,让我心里也隐隐有这种感觉,古代帝王,没有几个不痴迷于长生不死的。

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取长生不老药,李世民戎马一生,开创贞观之治,却死在了道教的长生丹药上,明世宗征召千名少女入宫采经制药,这些帝王,不论是开明还是昏庸,是仁慈还是残暴,对于长生不死都孜孜不倦的一代又一代的追寻着。

这里,明显不像一个墓地,也不是一座殿宇,更加不可能是防御工事,耗费了这么多的人力,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帝王为了自己长生,所建的一个祭坛,只不过这个祭坛,更加的庞大和神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