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9惊天下,全科举制 (2 / 2)

可至少,大唐的科举,它在变,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变化。

消息一出,自是满朝哗然。

陛下此举,显然让许多人瞠目结舌。

不过,李世民显然还是给世家大族留了一道口子,终究当下识断字,还是这些世家大族的专利,至少现今而言,豪门子弟中试的几率很大。

但是仍然有见识高的人看出了趋势,凭借着恩荫和推荐入选为官,将来必定会被排挤,甚至没有功名的人,在朝班中将日益边缘化。

于是高门世族开始有所抱怨,但也只是抱怨,至少这些抱怨,还不至于强烈到成为能推翻大唐的动力。

更何况当今皇帝李世民,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军中将军,十之七九,都是他一手带出来,在军中威望之高,不是普通的和平时期的皇帝可比的,真若有人敢于轻举妄动,朕便让灰飞烟灭!

只是,还是有许多世家大族的大臣上了奏疏,反对科举新制。

当然,也有大量赞成的人,像魏怼怼为首一批大臣,也表示了支持,认为这是寒门进升之路,未尝不可尝试。

此后,一条条关于科举考试新规开始昭告天下,科举舞弊者将被处以问斩、抄家等极刑、形同谋反罪论处,各州县官员,也确定了职务权责。

为了推进这项科举工作,朝廷派出了大量御史,开始巡查天下、广泛宣传最新科举制度。

李世民以极高的工作热情,连续举行了七天的朝会,舌战群儒;

第一日,有上百人反对,李世民当着体大臣,斥骂反对大臣,并且将为首的人贬出长安、流放岭南。

第二天,反对的人就少了许多,剩余者也只是旁敲侧击,发表了一些牢骚抱怨。

李世民又生龙活虎、悬河泻水当殿责骂足足三个时辰,方才罢休。

到了第三天、第四天……

前几天,那些反对的领头羊,接连被人弹劾,查出他们以往各种过失,有的被罢官,有的则被直接下狱。

直到了第七天,臣百官们才纷纷表示,新式科举有益于国、有益于民,乃前所未有之善政,实乃大唐与前朝之大别也。

大家吧啦吧啦,纷纷举例说明历朝历代兴亡之得失,无不赞颂当今陛下圣明,有此新式科举作为国策,大唐必兴。

臣百官表示欢庆歌舞,当然,李世民觉得有几个家伙,虽也唱赞歌,却有阴阳怪气之嫌,他竟然连此也不放过,于是又当殿大骂。

李治也被拎来上朝,连续参加了七次朝会。

七次啊!

脑子里满满是父皇斥责臣子的话语,从上古三皇五帝一直骂到了前朝隋炀帝,上下三千年,举出无数事例。

然后还要从别人的家族渊源开始骂起。

杨氏当初不就是汉高祖击项羽,杨喜跑去分了项羽尸首才得了大功,被封了赤泉侯的吗?

若无杨喜当初这个立下了战功的祖先,何来今日们,还敢说杨氏诗传家,们也配!

们王家,……。

们崔家,……。

李治有些怀疑人生了,父皇充沛至极的体力,是这连续七场朝会的物质保证!

仿佛凡事他一旦铁了心,便决计不能容忍他人质疑,谁敢质疑,不但直接撕破脸面,当场羞辱,还要想方设法寻找其罪过,罢黜下狱治罪。

果然,父皇还是那个父皇,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前温和的面貌都是骗人,一旦触及到根本利益,父皇不会介意再来一次玄武门。

世俗的道德,根本不是评价帝王标准,他的一句”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便可秒杀一切。

李治下了朝后,还是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嗡嗡作响,父皇那些喝斥怒责的话语,仿佛还在耳中缭绕,他也只好苦笑以对,这真的很刚,他也只能五体投地拜服。

其实他倒是希望将科举的内容完变成初高中课本内容,就如同奶爸那边的高考。

不过,可能、也许,哪怕是皇帝李世民,也未必能真心实意完认同教科中那一套,包括那国企的建立,李世民也只是先搞个试点试试瞧。

终究,上千年的积习和认知,哪是能说改就能改的。

若是现在就嚷嚷,我们站立的世界不仅是个大球球,它还在不断地打着转,估计不只是李世民、甚至大唐的人,都能炸裂半年。

所以,现在这新式科举,能增加通识题的份量,就已算是很给脸面了。

奶爸说,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蛋!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